這祭賽國皇宮裡和尚一僧鞋下去,殺了一名國王,這事兒可就大了,一下連玉帝都轟動了。
――――――――――――
悟空嬉笑道:“菩薩說的也對!名頭事小,清閒事大!嘿嘿嘿!”
“小僧以僧鞋擲國王,本是懲戒泄憤之意,不想力大,一下將國王刺殺了,請猴王老爺科罪.....”
觀音笑道:“小和尚不知,貧僧看來,悟空嫉惡如仇不畏強權卻最是護短,你護西海三太子,比殺國王的功績隻大不小,賞識二字,彆人當不得,你是定然當得的!”
不等和尚們歸去呢,天庭淩霄寶殿裡,玉帝已宣了千裡眼順風耳。
觀音聽後非常心動,問道:“貧僧初來乍到不好物色,悟空可有中意人選?”
聽明是悟空借動天道之力助凡僧報仇伸冤,至此纔有弑君之事,孫悟空並未脫手,玉帝聽了也是無法,天道之力,非是至誠之心,最難鬨動,就是本身以天尊之力脫手,也冇幾分掌控,此事算起來,孫悟空不但無錯,反是值得嘉獎。
幸虧觀音菩薩常駐朱紫國,間隔祭賽國甚近,天鼓駕雲,他引著菩薩來時,金光寺的和尚剛回塔下不久。
觀音看看身前跪著的兩個和尚,隨口問道:“能得美猴王賞識,你這小和尚機遇不小,不知你又做過何事?”
鑒濟恭敬道:“此去為同門報仇,師兄弟們動手太快,小和尚一個也未搶到,倒是昨日,靈山文殊普賢二位菩薩來竊玄奘大師白馬身上佩飾,小僧故意禁止被此中一名菩薩重傷,一身傷勢是猴王老爺救治的,猴王老爺於小和另有拯救之恩,隻能是猴王老爺憐憫,小和尚怎稱得上賞識二字。”
悟空借動天道之力,天庭,欽天監外加如來佛祖立時知之,隻一番邦小國之地,統統神佛都未當回事。
悟空探頭諦聽了一看,果見這和尚背後一隻腳上僧鞋破了個洞,大母腳指築地,另一隻腳上並未穿鞋。
不待悟空說話,眾僧齊齊跪倒,順次懺悔道:“稟告猴王老爺,小僧有罪,不謹慎撞倒一棵大樹,樹枝劃傷一名出攤的商販的臉頰,怕是要破相了,請猴王老爺懲罰。”
悟空說罷含笑看向西方,隻聽遠遠傳來聲音,道:“悟空,貧僧來了!”
問明殺了天子的和尚法號叫鑒寶,觀音含笑道:“鑒濟,鑒寶聽封!貧僧封鑒濟為護龍禪師!封鑒寶為除魔行者!百年坐化以後,須彌佛壇再做接引封為羅漢!”
正說話間,八戒悟淨簇擁這玄奘來拜菩薩,菩薩表示三人免禮後又問道:“鑒濟是哪位?”
悟空笑道:“你這和尚倒是好運氣,此去的彩頭倒是被你拔了頭籌!放心,老孫看你麵相,似有大機遇加身,不但無罪,反會是以得福。”
“小僧撞倒民居上的煙囪,不知有未傷人,此去又殺兩個苛吏,已然犯了殺戒,請猴王老爺準予小僧為其修複以後再去麵壁。”
悟空嬉笑道:“悟空心中倒是有兩小我選,其一就是這殺了國王的,非是大氣運,焉能拔得頭籌?其二是鑒濟和尚。”
文殊普賢來時,天鼓見了他兩位與悟空的爭論,對這寶塔舍利乃至金光寺有了獵奇之心,稍一探看才知,此處竟是自家禪宗信徒,心知孫悟空麵子大,就算阿彌陀佛曉得悟空貪墨了舍利,也不會索回,是以並未上報。
金光寺和尚聞言,就見一端莊美婦人端坐白蓮台,在一駕雲壯漢護持下飄但是來,觀音盛名傳天下,終見了本尊,和尚們喜不自勝,不住叩首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