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當大佬_第360章 股市是萬惡之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太可駭了,固然我不曉得該如何做,但我起碼聽懂了一點――我的漢樂電子,今後不管生長到甚麼時候,不管我在不在了,都決不答應到股市上公開上市。我們又不缺錢,不能給那些短線狗覬覦公司節製權的機遇。”

“這……他們投資公司的時候,就不是望著這家公司好?而是為了讓財務報表在大眾股民麵前假裝得比較好、便於脫手?世上如何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那美國人就不管的嗎?本來就冇有如許的先例的嗎?美國當局不怕如許的惡性炒作傷害美國的經濟和科技?”

顧驁拿過一瓶威士忌,倒了一點,又插手了相稱於酒液三倍分量的冰塊,痛飲一口:

當然是立即砍掉研發部,讓公司在5到7年後落空合作力而死。但他們不能明著砍,殼子還要儲存,研發項目還要持續做幻燈片揭示給客戶看,給消耗者畫大餅。除了做幻燈片的人留下,乾實事的全數滾,或者低薪逼他們本身走。

汗青上,第一波門口蠻橫人型的歹意收買者,就是在78年調低耐久本錢收益稅後,摸索了一個5~7年的科技週期,然後揣摩出味道來了。

如果殺了研發部,那5年內利潤會刹時從15%變成60%,財務報表的確都雅到奪目。

……

“你應當曉得,雅達利垮台之前,初創人布什維爾已經被架空了,後續的昏招,都是股東會作出的。”

她已經把股市當作了萬惡之源,這很合適她從小接管的社會主張教誨。

以是,顧驁有機遇焦作人,讓美國人用血的經驗學會這一點。

“我對一家科技公司昌隆週期闡發的關頭,不在於初創人是否留任,而在因而否能製約股東會榨乾公司好處走人。

比如一個投資人如果投了一家科技公司,20年都冇兜售,那他的品德口碑在業界就非常好。今後有新項目大師都會先找他。

但是,五年前,1978年,參議院再次調劑了稅法,把實施了十年之久的49%‘耐久本錢收益稅’重新調回28%。當時這麼乾,目標是美國人重視到以電子財產為代表的‘阿波羅打算’軍用技術轉民用行業,存在很多五年乃至十年都冇法紅利的公司。

這類稅收的暴漲,極大壓抑了大股東們通過‘把股票代價炒高後脫手’來贏利的本錢,一度讓美國的股市變得良性,以尋求‘分紅’為首要紅利形式。

乃至我感覺,雅達利的崩潰,固然是偶爾。但這個案例會開導美國的本錢界,讓他們認識到一條‘把目前有不錯現金流和微量利潤的高科技公司,通過股市打劫節製權後,裁掉研發部、緊縮開支、製造暴利假象騙股民接盤,然後拿錢走人任由公司死掉’的操縱線路,是具有可複製性的。

韓婷明顯不對勁這個答覆。

因為在矽穀,一項新科技從剛出世,到產生實際貿易收益,約莫要5到7年的時候週期。在這個5到7年裡,研發部就是一個吞金巨獸,猖獗吸食公司上一代產品的利潤,讓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很丟臉,股價冇法爬升。

雅達利2600遊戲機是1977年上市的,參議院回調耐久本錢收益稅是78年,以是,當時雅達利就成了風險本錢的寵兒。因為法律現在答應他們跟個五年不到就走人,他們當然要壓抑研發,節儉本錢,做高利潤率,前麵的事情你都曉得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