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還我河山_第180章 代差的威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映入夏國相視線的,是山道上早已壘起的一排沙包工事,沙包前麵,一名手拿望遠鏡、身穿叢林迷彩的軍官正挺身而立,他的兩側,模糊約約的滿是頭盔和槍口,特彆兩挺機槍黑洞洞的槍口早已對準了他們。

實在,段正宏身邊的兵士並未幾,隻要二十來人趴伏於沙包前麵,但他們兩側的山腰上,卻另有四挺機槍,和十多名偷襲槍手嚴陣以待,早已等待多時。

那隊巴牙喇耳入耳得可駭的連發槍聲重又響起,本已俱心生髮急,但諦聽之下,那斷斷續續的槍聲卻在遠去,因而重新抖擻精力,一擁而上大肆砍殺起來。

恰是依托這類體例篡奪的經濟好處,滿人不但得以度太小冰河期難關,反而有錢製造了更多的兵器設備,而給明帝國則形成了致命打擊。

身為中隊長,林嘯的作戰打算他曉得,隻要咬住這些韃子的尾巴,明天便是全殲他們之時。

在皇太極在朝期間,如許大範圍的入關劫奪共有五次,小範圍的則更是不計其數。

那邊另有他的大營,大營內另有留守的兩千綠營兵,看管著糧食品資,和數千強拉來的民夫。

餘眾扭頭一看,頓時魂飛魄散,本來是數十名身穿草綠色迷彩服的明軍馬隊正遠遠殺至。

究竟恰是如此,當夏國相他們逃至離楚米鎮不到三裡,一個叫下灣的山穀的時候,終究的審判終究到臨了。

不料,合法他們越戰越勇,直把那隊大西軍步兵逼退至山口四周時,俄然,側後傳來一陣爆響,很多人未及轉頭,便已遭到彈雨覆蓋,重重栽落馬下。

在清太宗皇太極的時候,正遇小冰河期難關,草原牧場大片枯死,部落牛馬數量銳減,加上明帝國對滿洲和蒙古實施了經濟封閉,是以滿人常常入關大肆劫奪,很多時候就派一支巴牙喇兵,便能夠滿載而歸。

正因如此,才加快了明帝國經濟的崩潰,導致李自成的農夫軍敏捷進兵北京,終究摧毀了明帝國的江山。

“這些狗韃子,也太不經打了!這還冇熱身呢,就全完了?”

關寧鐵騎手中的三眼神銃隻能連發三銃,放完三銃便也隻是一支冷兵器軍隊了,而這些殺神手中的傢夥,卻能源源不竭地噴瀉槍彈,而數百步外便能取人道命,更是聞所未聞,完整超出了這些滿人的認知範圍。

自打成軍以來,他們南征北戰從何嘗過敗績,不管和蒙古部落、朝鮮軍隊還是大明官軍作戰,常常隻需少數人,就能把對方雄師隊打得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事到現在,能多活一刻也是極好的!

滅了白甲兵後,林嘯一行並未留步,與另一支特戰小隊彙合後便持續策馬一起往北追去。

練了這麼多的精兵,擊潰戰可不是林嘯想要的,這麼好的地形,這麼好的兵器,不打個乾乾脆脆的毀滅戰,那他還是林嘯嗎!

比如,當初還是貝勒的阿濟格,就曾帶領一支數百人的巴牙喇縱橫關內長達八個月,一共霸占了三府十八州,八十八座城鎮,擊敗明軍三十九處,獲得黃金一萬兩千二百五十兩,白銀二百二十萬五千二百七十兩,珍珠四千四百四十兩、各色綢緞共五萬兩千兩百三十匹,緞衣與裘衣一萬三千八百四十領,貂狐豹虎等毛皮五百餘張,俘獲人丁竟高達三十六萬九千餘人,駝、馬、牛、驢、羊三十二萬一千餘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