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還我河山_第208章 金礪的盤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眼望去,那些清兵個個都拖著大辮子,看來滿是悍勇的真韃子無疑,特彆那數千馬隊身後,江岸邊正在架炮的火器陣中,光一丈來長的大口徑重炮便稀有十門之多。

同時,金礪冇忘了命令向四周派出標兵窺伺,製止明軍主力從南昌城下溜走。

白英不甘心,急聲求道,“這裡的綠營兵不堪一擊,這兒留下數百騎就夠了,還是讓侄兒跟您一起去吧?”

必然要設法摧毀清軍的炮兵陣地,不然大營柵欄要不了多久便會被攻破,但本身身後隻要六百親兵,三隊新式火槍兵因無戰馬而尚未趕到。

(發問:眼下,欽州海魚加工廠,一共燒製出了哪幾種口味的海魚罐頭?)

作為很早就降清的漢軍將領,金礪能坐上漢八旗旗主的位子,得益於他的長於追求,不管尼堪還是陳泰,他不但不能獲咎,弄好了還都能夠成為背景。

但是,或許恰是金礪的這道號令挽救了明軍,從十多裡外飛馬趕來的焦璉,趕至清軍身後時,清軍大隊馬隊群正在歇息,大營,也幸運地尚未被攻破。

大敵當前,焦璉神采嚴峻,腦筋緩慢轉動。

哪怕,當看到撫河岸邊威脅不大時,能及時把他們調回贛江也好啊……

斯須,焦璉翻身上馬,轉頭叮嚀一名叫趙武的親將:“你去撫河岸邊,把兩千神機營調歸去,那邊的韃子冇有渡船一時半會過不來,留下幾百人夠了。”

金礪所部一萬餘人,本來屯兵於長江以北的江南省安慶府,部下不但有鐵騎五千多人,另有步兵三千餘人,以及一支千餘人的重炮營,更有一支範圍不小的海軍,具有大小戰船數百艘,戰役力涓滴不輸於滿八旗,是清軍江防的主力。

明天,他要用最小的代價,毀滅最多的明軍……

從明軍戍守的力度來看,大營中守軍並未幾,等大炮全數移至岸上,把營柵轟爛後再攻不遲。

眼下,隻剩下大營柵欄外的最後一座木壘,因離岸較遠,超出了清軍炮火射程而臨時還在明軍手中,倖存的數百人也大多撤至了大營內,依托柵欄向外射擊,勉強擋住了清軍馬隊的輪番打擊。

“好吧,”

勒馬止步的焦璉,望著江中黑壓壓的清軍戰船,眸色深沉,神采極其嚴峻……

“侄兒明白!叔父放心,侄兒誓死不放一兵一卒今後地疇昔!”

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必須當機立斷做出反應纔是此時最首要的。

雖說尼堪曾是權傾一時的理政三王之一,不是他能獲咎得起的,但南昌的陳泰家世也很顯赫,他的爺爺額亦都,是後金建國重臣,野豬皮努爾哈赤的親信大將。

不料金礪剛解纜不久,獲得動靜的洪承疇便飛書傳令,要他到達九江以後,拐道進入鄱陽湖,先解南昌之圍,待擊退明軍後與陳泰合兵一處,見機聲援湖南邊麵。

順治帝福臨不便越級批示,卻又心繫尼堪安危,便親身命令金礪插手江南戰事,同時,冇忘了命其接管五省經略洪承疇臨時節製。

從鄱陽湖駛入贛江,達到南昌船埠後,金礪派出三千步兵進入城內幫手戍守,本身親身帶著餘下的精銳馬隊和重炮兵,坐船沿贛江而上,冇多久便來到了明軍大營的側後。

……

“那……請把火槍兵帶上吧,侄兒帶著本部充足了。”白英一咬牙道。

望瞭望趙武的背影,焦璉扭頭對白英沉聲道:“你派人看住俘虜,把他們都捆起來,務必看住這條防地,我當即趕去江邊援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