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年代做產業_第63章 大單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梁永豐本身低估了章辛焱缺錢的程度。

半上中午候,龔少傑也趕了過來。

黃衛的長相跟帥差的有點遠,但是勝在麵相渾厚,看起來樸重。

章辛焱額頭的汗頓時流了下來,他彌補道,“主如果腳本折算了出來!”

要擴大收音機、電視機產能,起首就得把木殼換成為塑料殼。

但是六七十年代,因為海內化工財產不發財,貧乏塑料,收音機、電視機遍及采取的是木殼。

龔少傑持續道,“他們先扣問了RB方麵,但是RB人不肯意隻做一個機殼模具,要做就得做一整套。”

“職員倒是不難找,但是他們要調和時候,申請簽證,還要費一些工夫!”龔少傑道。

“赴歐洲考查水泥設備的步隊,籌辦的如何樣了?”梁永豐問。

特彆是此後二三十年,恰是海內家電財產發作性增加的期間。

李連傑拍《少林寺》之前,也冇有任何演戲經曆。

這隻是第一回合的比武,講究的是一個漫天要價。

歸正港台這些明星,就冇有幾個是梁永豐喜好的。

“現在海內對家電的需求極大,各個處所都籌辦上馬家電出產,已有的家電廠也籌辦停止技術改革、擴大出產範圍,我們應當抓住這個機遇。”龔少傑道。

木殼不耐腐蝕,並且製作工序煩瑣,難以大範圍量產。

《少林寺》是一部行動片,不需求太好的演技。

但是他記得周餘之前說過,章辛焱本來為《少林寺》申請了300萬港幣的製作費,長城隻批了150萬。

這個期間,港台那些明星很多就是馬路上拉過來的,直接到劇組就開端演了。

就連無線阿誰藝員練習班,也不過是個草台班子。

“好啊!”梁永豐一笑,“腳本帶來了嗎,我能夠看看嗎?”

“我們廖董事長同意你們占《少林寺》一半的投資份額。”章辛焱道。

章辛焱抹了一把臉,還要在說甚麼。

“詳細說說!”梁永豐頓時大感興趣。

有了《故裡的龍舟》打底,長城已經冇有火燒屁股的危急了,也就偶然候耍心眼了。

論長相,論演技,黃衛完整不比李連傑差!

這也是梁永豐為甚麼冇選石毅的啟事之一。

“詳細合約在這裡!”章辛焱一陣躊躇以後,才遞過來一份檔案。

也就是說,梁永豐如果掏了這200萬,不但把《少林寺》的製作用度全包下來了,還讓長城冇完工,就平空賺了50萬。

……

後代電視機、洗衣機的外殼,都是塑料的。

“你不是一向想傳播你們的技擊嗎,另有甚麼能比拍電影更便利的手腕?”梁永豐道。

“一個本子就要折算200萬?你們的本子還真值錢,不如直接拿去拍賣好了!”梁永豐直接把檔案扔出了出去,“章導,如果長城這麼冇有誠意的話,我看我們冇有合作的需求!”

現在黃衛去拍電影,石毅接黃衛的班,一舉兩得。

用200萬港幣的投資,占《少林寺》一半的收益,梁永豐還是能大賺一筆,但是他不能做這個冤大頭。

梁永豐放下檔案,冷冷的看著章辛焱。

至於演技,那就更不是題目了。

“但是……”黃衛既鎮靜又嚴峻,“我行嗎?”

“我在上海的時候,打仗了幾個無線電專業畢業的老同窗,他們目前彆離在上海無線電四廠、十八廠、三十二廠事情,據他們說,他們廠都籌辦對出產線停止大範圍技術改革,觸及的項目有奔騰牌電視機、凱歌牌電視機等多個品牌,包含9寸、14寸、16寸、17寸、19寸多條出產線,此中一個首要環節,就是將電視機的外殼,由木殼換成塑料殼!”龔少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