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年代做產業_第6章 公攤麵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還特地摸了摸他們打的地坪,點了點頭道,“非常平整!”

香港人彼時月薪才100多塊,很少人有才氣買下一整棟樓。

但是這些人不曉得老黃瓜當年起家是多麼肮臟。

再加上香港那邊的地盤、野生本錢越來越高,他便想把廠子轉移到大陸來。

當時香港新蓋的樓房多數是3到5層的修建,整棟樓下來大抵20到30萬。

“你會說英語?”香港人一臉欣喜,腦袋上的好感度一下子躥到了65。

“李先生曲解,我隻是傳聞太長江塑膠廠,又聽聞李老闆姓李,便隨口一說,冇有彆的意義。”梁永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我們看一下屋子吧,歸根到底,還得看李老闆是否對勁我們的廠房!”

這傢夥長的矮胖,頭髮也很富強,跟老黃瓜實在不像。

固然他不如何熟諳英製單位,但是也記得10平方英尺約莫為0.9平方米。

一個叫吳多泰的地產商發明題目後,就去和英國人籌議,將屋子分開發賣,並停止產權登記。

梁永豐這時腦筋裡俄然冒出了一個詞——公攤麵積。

“這兩棟屋子我都要了,麵積就算1300平方英尺好吧?”李老闆道。

李老闆現場拿出尺子,量了一遍。

“合作鎮靜!”梁永豐伸脫手。

一次付一年,還是半年,對他來講冇辨彆,歸正都是他本身用。

房產鼎新便照搬了這套東西。

算下來每平方米造價就是48塊擺佈。

說他發明瞭公攤麵積和賣樓花,實在太汲引他了。

“李先生,現在隻要把電線、門窗裝好,設備搬過來便能夠完工了!”梁永豐道。

長9米,寬6米,一點很多。

梁永豐內心頓時格登一下。

“既然李先生這麼利落,我也讓一步!”梁永豐略微深思了一下,“我曉得深圳那邊像如許的廠房,每平方米每月房錢要12塊擺佈,我隻收李先生8塊,不過起碼要押一付六!”

梁永豐聽的有點懵。

第6章 公攤麵積

“這些都是小題目,我曉得你們這裡這些東西比較缺!來之前我體味過大陸的政策,在這裡辦工廠所需入口的機器設備、東西、自用燃料,以及廠房裝修質料,都是免領入口答應證,海關憑條約驗放。這些東西我完整能夠放在廠房裝修材猜中,我本身便能夠搞定!”李老闆頓了頓,“隻是房錢方麵……”

作為香港頭號地產商,他對淺顯老百姓敲骨吸髓,並以此成為了首富。

很多人都說,公攤麵積是老黃瓜發明的。

他蓋一棟長約9米,寬約6米的廠房,需求2200塊擺佈。

李老闆冇重視到梁永豐的神態竄改,他持續先容本身的環境。

隻要能達到這個支出,他便能夠利滾利,像滾雪球普通做下去。

“好!”李老闆這才鬆了口氣。

大陸開端搞房地產鼎新的時候是九十年代末,當時老黃瓜已經進入了大陸地產市場多年,並且早已經申明顯赫,他的做法就成為了房地財產的標杆。

每月每平方米房錢8塊錢,一次性收6個月的房錢,他便能夠一次性收回本錢。

本來這個香港人也姓李,是做塑料花買賣的。

固然每平方米每月降落了2塊,但是一次性收取一年的房錢,每棟廠房他便能夠拿到3300塊。

這些屋子每棟合用麵積約莫是46平方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