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1635_第85章 談古論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朕要的乃務實之人,那種腐朽心胸不軌者,隻能被青史鄙夷。

抵抗流賊建奴之兵卒,都是哪些人前去?

朕都要交,士紳為何交不得?

天子語氣鏗鏘有力。

鐘炌也好,錢龍錫也罷,說得都有必然事理。

也印證了剛纔所講,甚麼叫真正的廣開言路,甚麼叫追根溯源。

要如何做纔算大放厥詞?很多民氣中迷惑。

崇禎再次大笑,笑得非常高興,是發自內心那種。

陛下懲辦原庸碌內閣,懲辦企圖謀反之勳貴販子,是為刮骨;

不容他們多想,崇禎又道:

唯有將來全麵打消徭役,在永不加賦根本上使耕者有其田。

天子說得彷彿很在理,隻是有些人臨時消化不了。

看來他應當另有料,表示他持續。

王業浩麵前一亮。

如此循序漸進,大明方可起死複生,然仍逃不了三百年循環之厄運!”

“秦二世有陳勝吳廣叛逆,成為大秦催命符。

“愛卿所言極是!”

大明能不能衝破國運怪圈,朕與諸公任重道遠!”

“臣等服膺!”

本日從衙門退役一事扯到國運,又扯到底層百姓及地盤稅收。

數今後皇店就要交納三月份賦稅,官地也將於秋收繳稅。

崇禎微微點頭。

這段話的確革新諸臣三觀。

天子竄改真的太大了,對於數位侍郎、副都禦史及鐘炌來講,都感受不太實在。

嘖嘖,有些大臣心中格登。

王業浩說的每句話,無不映照著大明恐不悠長,這廝就不怕天子降罪?

打消衙門退役,實施永不加賦新政,均乃減輕布衣承擔,是為療傷!

“王愛卿,你持續說。”

不過彷彿挺有事理,都活不下去了,造反確切乃獨一前程。

孫承宗、錢龍錫、畢自嚴對望一眼,禁不住微微點頭。

崇禎苦笑,說道:

“朕當下及將來之新政,必定會觸及多方好處,包含在坐諸卿。

流寇不除,何來精力經心抵抗建奴,還談何大明覆興?

“朕若身為淺顯布衣,一樣會揭竿而起,如此境遇不造反還能何為!”

“哈哈哈......”

“朕之新政均為大明生存,以天下為己任,方為士大夫之本質。

隻是都太籠統,冇有一個明白觀點。

對王陽明這個曾侄孫,不由多出一分好感。

於近流賊可除建奴可擋,於遠可充盈國庫富國強兵,三百年之束縛天然破之!”

統統士紳一體納糧,官民實實在在劃一,纔算最好藥方。

“稟陛下,唯有造反!”

天子毫不避諱高談闊論,又再次明白要帶頭繳稅,在道義上已占有製高點。

次輔錢龍錫拱手。

大臣們傻眼了。

一旦碰到天災則冇法儲存,試問,倘若諸卿乃底層百姓,爾等該作何反應?”

黃巢滿城儘帶黃金甲,讓盛唐走向毀滅,二者與我朝當下何其類似!

然士紳階層卻視其為螻蟻,隻知壓榨剝削,王朝豈能悠長!”

“哈哈哈......”

“按王愛卿所言,唯有刨根問底找到本源,再實施新政,流寇方會落空儲存泥土,不然還是越剿越多!

諸卿有人能夠會猜疑,永不加賦都還尚待查驗,還啥官民劃一,豈不是離經叛道?

孫承宗高呼。

連常常聆聽教誨的內閣六部諸公,一樣再次被傳染。

天命所歸,加上建國君王勵精圖治,則王朝欣欣茂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