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兒瞅著他無礙,便蹲下來,將那秋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圓頭剪刀一一剪下二隻大螯和八隻蟹腳,將腰圓錘對著蟹殼四周悄悄敲打一圈,再以長柄斧劈開背殼和肚臍,以後拿釺、鑷、叉、錘,或剔或夾或叉或敲,取出金黃油亮的蟹黃,再用小湯勺舀進蘸料,才把蟹殼遞到了鴻紂手上。
到了下午,果如巧兒所料,鴻紂派人來講,各宮都打了賞,叫巧兒自行分派。
鴻湛便道:“他日叫她跟你一塊到園子裡,讓本王瞧瞧是甚麼樣的奇怪人物,叫阿誰鴻禧世子……”
巧兒看他那傻傻的模樣,無出處的就想笑,果然拿起那隻蟹,還是是敲打夾叉一遍,將蟹殼遞到了鴻湛麵前,鴻湛接疇昔,也不管中間鴻紂在擰眉瞪他,大大咧咧的拿起那蟹殼狠狠灌了一口蟹黃,咋著嘴讚道:“劉天巧,你公然是小我才啊。這蟹八件雖不是甚麼奇怪玩意,但平常人家也決計是見不到的,冇想到你竟然用的諳練,比本王府上的小丫頭服侍的還殷勤。”
入夜,沿著迴廊外沿,點了一起的茜紗燈,湖綠亭裡亦是早早掛起了宮燈,燃起熏香。
巧兒雖也焦心,卻不似她們這般急不成耐,明天送出去的那些荷包,她和傅安都看過了,不說配色如何,單說針腳就不是平凡人可比。皇宮內院,雖有這些東西都有外務府辦理,但這些年當今尚儉,世人並不敢過分浪費,外務府做出來的荷包也以簡樸風雅為要,可想而知這一批荷包送出來該當如何惹人愛好了。
全部過程暢快淋漓,卻又文雅的不似是吃蟹,卻像是在彈奏一曲美好的天籟之音。就連見多識廣的果親王鴻湛都驚住了,囁嚅半天,看了他四哥一眼,才顫抖著把本技藝上的螃蟹遞到巧兒麵前說:“也給本王剝一隻吧。”
傅安聽聞也不住讚好,安排了人抬了數張桌案來,並列兩排放在綠湖亭中,每個桌案上備了兩副碗筷,並筷架、骨碟等物。因鴻湛要吃蟹,傅安又叫人去取了蟹八件,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皆為白銀打造,每桌一套。
青薇紫羅等人一聽,禁不住歡勝利一團,饒是巧兒老成,也樂開了懷,將宮中賞下的金錁子摺扇等物,一一打賜給世人。青兒和若蘭各得了喜鵲登枝的帕子,小丫頭本來在山間郊野長大,聞說帕子是宮裡賞的,欣喜的不得了。正歡暢的工夫,那邊傅安又遞了動靜出去,說是因此次菊花荷包做的極好,且配色風雅高貴不見豪奢,皇上與太後大喜,叫撿著好花腔再做些彆的送進宮去。
良辰美景,賞心悅事,世人由初時的嚴峻垂垂放鬆下來,傅安和巧兒也比常日裡靠近很多。鴻紂看他二人不時交頭接耳,批示著丫環們上菜,好笑之餘,招了手叫來巧兒:“你過來。”
鴻湛雖連日住在滴翠園,但有鴻紂在,他就是故意要去見一見巧兒的姐姐,也不敢過分張揚。日子如白駒過隙,平平如水的就到了重陽節。
鴻紂便道:“那邊有丫環們照顧就夠了,你和傅安不必親力親為。如果坐不住,本王這裡倒還缺個服侍的人,你就站在這裡吧,本王缺了甚麼也好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