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很快就過到了仲春初六,這天上午,丁華帶著他媳婦、孩子、老孃,浩浩大蕩回了他們在電廠中間的家。
“放灶房吧。丁六哥不是專門兒騰了個櫃子給我們用嗎?就放那邊頭。”佘玉芬一邊給梅雅麗餵奶一邊笑著批示梅誌軍乾活兒。
至於多做的兩三版豆腐,她爸會在第二天起個大早,推著自行車去不遠處的菜市場零賣。
他們從吃過午餐開端,忙上一下午,然後在入夜之前把做好的豆腐送去電廠食堂。
要讓梅雅麗說,在北方的數九寒天,如此勞累實在是一件不幸的事兒,可梅誌軍和佘玉芬卻渾身都是乾勁兒。
丁華媳婦兒拿出鑰匙,翻開正房東屋的門,丁華在他堂哥的幫忙下,第一時候把他老孃送進了東次間的土炕上。
除了米、麵和各種調味品,他還把本身媳婦兒醃製的鬼子薑、地環、雪裡蕻、酸菜、芥菜疙瘩也風雅的進獻了出來。
佘玉芬略一沉吟,“小米粥吧。再切點兒鬼子薑,撿點兒地環兒。”
發明兩人確切是把妙手,丁華因而放心大膽的帶著梅誌軍去了元寶山電廠。
他老孃摔過的那條腿現在還不能用力,冇體例跟著丁華他們去擠班車,以是丁華就求了他在市裡開出租車的那位堂哥用專車送他們過來。
他們是去送明天的豆腐、豆皮的,送貨的同時,丁華還趁便帶梅誌軍去見了一下他阿誰在元寶山電廠做副廠長的表姑--他要分開兩個月之久,跟本身的背景打個號派遣是很有需求的。
梅誌軍跟佘玉芬不放心她一小我待在屋子裡,以是做豆腐的時候,他們老是會把梅雅麗帶去豆腐坊那邊。
梅誌軍提著東西送到灶房的阿誰空櫃子裡頭,“晚餐咱吃啥?”
院子中間本來是菜園子的處所現在隻剩下了光禿禿的菜畦,豆腐坊地點的東半邊院子的牆根兒底下,厚厚的冰層微微泛黃。
梅雅麗冇何如,隻能緊緊攥著她爸媽給的壓歲錢,一口一口往肚子裡咽雞蛋羹。
幾人在院子裡來回走了一圈兒以後,丁華又讓梅誌軍和佘玉芬做了一次豆腐給他驗看。
“辛苦你了,大妹子。我是丁華他媳婦兒。”她走疇昔,握住佘玉芬的手,熱忱地跟她先容本身的婆婆和孩子,“這是我媽,這是我家的兩個奸刁鬼。”
至於丁華給的那袋子白麪,那些任他們吃用的鬼子薑、地環、雪裡蕻、酸菜、芥菜疙瘩,另有灶房裡的油鹽醬醋等調味品,這些就都是丁華看在程玉峰一家的麵子上格外給他們添的了。
“鬆鼠魚、炸丸子、煎血腸、小雞燉蘑菇、豬皮凍、紅燜兔肉、麻辣豆腐、酸菜豬肉燉粉條、羊雜湯......”聞著灶房裡傳出的魚香、肉香、油香,梅雅麗一邊冷靜在內心報菜名一邊稀裡嘩啦的咽口水。
一下車,看到家裡到處都貼了紅彤彤的春聯、掛簽、門神、窗花,丁華媳婦兒臉上頓時有了笑容。
以後的兩個月,梅雅麗一向待在到處都是生豆子、熟豆子、半生不熟豆子味道的丁華家裡。
院子裡的東配房就是丁華他們平時做豆腐的處所,本來應當是西配房的處所現在被建成了兩個大圓倉(一種圓筒式的地上糧倉,以土坯磚、木料和稻草製作而成)。
佘玉芬忙拿出壓歲錢分給她家的兩個小娃娃,“嫂子好。快進屋吧,我已經燒好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