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婉將這些都記得緊緊的,又去了雜貨鋪子買了一杆稱,兩把鎖,還進書鋪子裡買了筆墨紙硯,她固然都挑普通的貨品的買,但亦用了很多錢。爹見她買一樣就問一次,“買這些做甚麼呀?”
上一次見麵時,這個小女人也如許說的,彷彿她非常必定地曉得。盧二少爺本來就不乏信心,現在更是滿懷豪情,“我會的!”
看看天氣已經不早了,寧婉便點頭讓過,她要急著出城,虎台縣的城門到了一定時候是要關的,萬一出不了城就費事了。看盧二少爺也是行色倉促,點了點頭走了,寧婉便猜他也是要出城,因為吳夫人也是住在縣城內裡的,兩個錯過各自回家。
盧二少爺亦道:“我也另有事情。”
本來專門收山貨的小鋪子,多不在街道的鋪麵裡,而在略偏僻的民宅中,收了山貨再清算好送到街麵上的山貨鋪子裡,至於收貨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有三家村常見的東西,也有一些三家村冇有的,至於代價更是有很多的說法。
固然盧二少爺前麵的路會很艱钜,但是唯有自那艱钜中磨練出來,他才氣勝利。他如果與盧家的彆的兩位少爺一樣,一個秉承父親的軍職,一個靠著父親的蔭封,永久也不能成為威鎮一方的將軍!寧婉讚成地點頭,用手在店門外一劃,“全部虎台縣都需求你的庇護!”
寧梁也拱手,寧婉福了一福,一同道:“再見了。”
這時金飾的銀價已經兌好了,伴計捧了十六兩八錢的銀子送了過來,寧婉細看無誤便收到了荷包裡,與爹一同出了銀樓。轉頭向盧二少爺道:“我們要去探聽些做買賣的事,再買點吃的,就先告彆了。”
出城前,寧婉在北門一家包子鋪隨便買了十個包子,這裡的包子是五文錢兩個,比馬驛鎮也貴,是以爹又肉疼一回。
“鎖更有效了,這麼多銀子總要鎖上的吧”
采山貨收山貨都很辛苦不算,運送山貨就更艱钜。這一次寧婉與父親到縣城,來時便走了三個多時候,試想如果揹著山貨會有多累?要走多久?冇有牲口隻靠人背肩扛是很難做這個買賣的,就是做了,買賣也不能大,掙的錢就少。是以在寧婉心中,把買牲口作為第一件大事,隻是本來她覺得必然要攢一年半年的錢才氣攢到,冇想到現在卻有了捷徑。
論起將山貨運到縣城賣掙錢,這門路三家村的人不曉得,但是劉貨郎他們都是曉得的,但是真正做這個買賣的人並未幾,實在都差在運送之上。
寧婉掙開爹的手,“爹,我們做買賣必然要先投入的,這驢必然要買。”說著疇昔將銀子付了,又探聽豢養的體例。這銀子都是她的,是以寧梁就是再不肯意也反對不得,隻在她身後不斷地搓動手。
固然寧婉記得先前趙家在哪家鋪子買山貨,但是她畢竟當時隻是買山貨的主雇,並不清楚山貨買賣的門路,是以到了山貨鋪子裡一探聽,卻隻賣貨不收貨。寧家父子隻得沿著虎台鎮的街道一家家地問,那裡收山貨,收些甚麼,多少錢收。一向問了兩個多時候,才體味到一點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