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農家幺妹_第60章 買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是寧婉卻不肯意娘勞累,娘畢竟已經四十歲高低了,身子骨本來就弱,這一胎很有幾分風險,先前還差一點小產,那裡能讓她累著呢,頓時點頭道:“娘還是歇著吧。春玲和羅雙兒都學會了,並且她們也都是心正的人,正能夠放心把事情交給她們。”

即便是如許便宜的價,先前寧婉也隻能精挑細選幾塊,瞧準了斑紋料子都合適的,歸去才氣做出像樣的東西賣錢。但是眼下,她想了想,便讓伴計這堆料子全數包起來,“我都要了。”

爹就說:“我去村莊裡轉了一圈,再到胡家村說一聲,明天我們家不收菜了。”

但是眼下環境又分歧了,寧婉常日收菜時便帶著春玲和羅雙兒,教她們稱重,算錢,現在她不在家中,她們倆也能支應了。是以寧婉就笑著說著:“不必了,現在有春玲和羅雙兒,我們家裡收菜便不再停了,不管大師甚麼時候送,我們都收。”

看著寧婉的目光落在一處,那伴計就又笑著拿下幾匹薄薄的花布放在櫃檯上展開,“現在麻布都貶價了,非常地劃算,春季時買一尺的錢現在能買一尺五,做了衣裳還能再穿兩個月,來歲再接著穿也是一樣的。”

寧梁來虎台縣次數多了,又經常給家裡買這買那,是以早和第一次與寧婉進瑞泓豐時穿著襤褸、畏首畏尾的模樣分歧,且他又牽著兩端毛驢過來,在門前交給了伴計幫手拴好。要曉得家裡養了牲口的人定然是有些家資的,伴計便免不了又高看一眼,將店裡幾種代價的東西都說到了。

寧婉的眼睛從綢緞櫃檯一掃,略過那些溢彩流光的織品,便轉而向賣各種棉布的櫃檯而去。她倒不美滿是因為綢緞太貴纔不看,而是綢緞底子分歧適農家的餬口,寧清結婚時家裡每人都做了一套綢緞衣裳,也隻在那一天穿過。

娘便一一奉告幺女,“紅布要三尺就夠了,再買一匹青布,我聽你大姑說賢兒這一次生了一臉的斑點,肚子又尖尖的,必然是男孩兒,以是就做青布包被,多餘的給你爹做一身衣裳。你也大了,總該穿兩件像樣的衣裳,也挑兩塊花布做裙襖。”

畢竟家裡的日子果然不再艱钜,於氏也不再對峙,隻是眼下她又說:“我想著家裡的雞蛋都是小的,送一百隻未免少了,不如我們湊上二百隻吧。婉兒,你明日收菜時趁便問問哪家有雞蛋,到時候我們家收些,一併給你大姐送去。”

於氏就道:“明天收菜時我來稱,讓她們幫手就行了。”

要曉得娘是被賣到三家村的,又冇有兒子傍身,先前在村裡人麵前模糊有些抬不開端,但是現現在她卻成了大師湊趣的對像,是以她一貫最喜好利用家裡的秤,特彆是寧婉說過,秤是用不壞的,隻讓她隨便用。

常日裡做飯做菜、養豬餵雞,收菜曬菜的,穿戴綢緞衣裳不但不搭,並且一不謹慎就會颳起了絲,還是棉布的更合適,並且還透氣吸汗。

先前她在趙家做少奶奶時,每季都要撿了最新花腔的料子做幾身衣裳,如許出門時纔有麵子。虎台縣裡有身份的女人們莫不如此,如果誰穿了舊衣裳或者過期料子做的衣裳,是會被人悄悄嘲笑的,也會引發大師的猜忌,“她家莫非式微了嗎?如何做不起新衣呢?

那伴計聽了便又進內裡抱出一堆各色的尺頭,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布料也有綾綢羅紗,“這些都是比來積下的,女人看看有冇有可心的?大的五文,小的隻要三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