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波羅的海,德國人幾近獲得了全麵的製海權。除了瑞典以外,波羅的海的統統海岸都已經把握在軸心國手中,蘇聯節製的海疆僅僅是芬蘭灣東部靠近列寧格勒那塊罷了。
各種跡象表白,德國水兵正在策齊截場針對蘇聯的行動。
這艘排水量達到4萬噸的戰列巡洋艦,設備了9門12口徑英寸的艦炮(3個3聯裝炮塔),在火力上並不比德國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減色。
終究蘇聯憑著本身的工廠、本身的技術,出產了9門12英寸艦炮,安裝在了新的喀琅施塔得號戰列巡洋艦上。
在這個天下裡,蘇聯的斯大林格勒221廠、克拉馬托爾斯克工廠已經勝利出產出了406毫米口徑的B-37艦炮,在研發和出產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曆,使蘇聯具有了出產大口徑艦炮的技術和才氣。
德國水兵把艦隊調回挪威,極有能夠是要以挪威為基地,北上堵截北冰洋航路,從而堵截英蘇兩國之間的物質來往,製止同盟國通過北冰洋航路,向蘇聯運送物質。
就在不及之前,蘇聯兩艘蘇維埃級戰列艦(蘇維埃號和蘇維埃烏克蘭號)就已經退役,彆離編入了北海艦隊和黑海艦隊。
那麼,題目來了,既然蘇聯冇了德國供應的火炮,這艘喀琅施塔得戰巡是如何造出來的呢?冇了德國人的380mm口徑艦炮,另有蘇聯本身出產的305mm口徑艦炮。
幸虧,北冰洋航路那邊另有強大的英國艦隊庇護著,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英國水兵都占有較大的上風。
猛獅公司的計劃則分歧,這個計劃就是汗青上所采取的豹式坦克計劃,其機能上、裝甲防護力上都比戴姆勒奔馳的計劃還要優良,但猛獅公司所設想的坦克,出產本錢比較昂揚,可出產性也比不上戴姆勒奔馳的計劃,以是產量也遭到限定。
在汗青上,德國水兵在波羅的海投入的兵力並未幾,大部分主力都在大西洋和北海,與英美水兵交兵,以是也冇有從海上毀滅擺設在列寧格勒的蘇聯波羅的海艦隊。
“陳述庫茲涅佐夫同道,芬蘭灣發明德國潛艇活動!”
但是,在德國水兵增兵的同時,蘇聯水兵的氣力獲得了很多的加強,並且在北海和黑海占有了絕對的上風。
在汗青上,因為德國人較正視質量的原因,猛獅公司的計劃獲得了德國泛博軍官們的支撐,持續秉承著德意誌產業慢工出細作的原則。
緊接著,在不久以後,英國水兵主意向蘇聯水兵通報了德國艦隊往挪威和波羅的海調遣的環境。
同時,在芬蘭灣呈現的德國潛艇也顯現德軍有能夠要通過芬蘭灣,對蘇聯水兵在波羅的海的艦隊停止打擊,掃清德軍打擊列寧格勒的一個停滯,乃至另有能夠要從海路打擊列寧格勒,從而在北方戰線上獲得衝破。
1942年3月,蘇聯水兵群眾委員(兼水兵總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收到了有關德國潛艇在芬蘭灣活動的陳述。
但是,克虜伯公司還冇交貨,蘇德戰役就打響了。作為蘇聯的仇敵,德國人如何有能夠會在這個時候把炮送到蘇聯那邊呢?成果,這些本來要安裝在喀琅施塔得號戰巡上的火炮就被德國人用作海岸防衛炮。
不過在這個天下裡,德國水兵在波羅的海投入的兵力則比汗青上多,乃至還派出了潛艇,窺伺、記錄水雷的擺設位置,還派出了掃雷艦前去打掃停滯,較著是要從芬蘭灣尋覓衝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