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嘉領著眾位重生,持香而拜。
正月十七終究到了,一大朝晨,天氣未明,入眼還滿是一片昏黃,宋知夏就被張氏給扯起來了,冷水帕子一激,宋知夏立馬就睡意全消了。
顧妍也是一臉的戀慕,現在小臉漲得紅紅的,聽得顧嬋的話,她連連點頭。
“天哪,夏姐姐,你真是太短長了。”顧嬋一臉戀慕和驚奇地挽著宋知夏的手臂,“竟然被先生給看中了,夏姐姐,你這就成了弟子了,與我們這些俗人可不一樣了。”
賀嘉邁步進入正殿後,身後的重生們跟從著她魚貫而入,本年二十名考生,以賀嘉為首,分為四列,持香正立,麵對高懸在上的聖賢像。
至於前麵的第2、3、4、五名,宋知夏就不是很在乎了,她曉得這四位都是蔡家的表蜜斯,不過都不是多出彩的人,在書院裡都不是以文采著名的,而是蔡家最出彩的幾位蜜斯們的主子,伶仃拎出來底子不顯眼。不過,或許她們精通的是閨閣內鬥呢?身為主子總該有點用處的吧。
敬香聖賢廟以後,二十位重生便正式成為了雙梅書院的門生,今後她們能夠自稱“門生”,秉承聖賢學問了。
宋知夏一邊侍立等候,一邊在腦筋裡天馬行空的憧憬起來。
三拜完成後,賀嘉領頭將手中的燃香插、進結案上的大香爐當中,眾重生們跟從行動。
宋知夏搖了點頭:“不是很嚴苛,而是非常嚴苛,不要說寫的不好了,就是握筆的姿勢不佳了,或是墨汁磨的不敷濃淡合適了,還是要捱打。”宋知夏就因為這兩個來由捱過打。
本年統共就二十個重生,宋知夏被書藝先生看中,選作弟子的動靜,很快就被統統重生曉得了。
一起床,立馬沐浴薰衣,因著要入聖賢廟敬香,以是張氏嚴令宋知夏必必要沐浴一番,清清淨淨的去,但又因著這番沐浴,分外多破鈔了點時候,以是宋知夏最後隻能草草塞了兩個糯米糰子,倉促忙忙的乘車去了。
主課已定,宋知夏該去拜見恩師了。
眾重生們跟著賀嘉的行動而行動,一一禮拜過聖賢們。
站在書院大門外,宋知夏再次整了整青色學子服的邊邊角角,確認儀表端莊劃一以後,方纔邁步登上書院台階,入了書院大門。
聖賢廟旁鑄有銅壺滴漏,銅壺滴漏不因陰晴冬夏而竄改,在浮箭越來越靠近吉時的刻度後,山長朝樂工表示,持重莊嚴的禮樂隨之奏起。
熱烈喜慶的春節過後,緊接著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節了,上元節有觀燈和走百病的民風,是一年中,女兒家可貴的能夠結伴出遊玩耍、偶遇佳公子的節日,但是本年的上元節,武寧伯府卻過的甚是安靜,宋知夏更是連一步都冇踏出過二門,因為張氏謹防死守,就怕宋知夏出了甚麼不測,正月十七便是入讀雙梅書院的大日子,她不答應宋知夏出任何差池,觀燈被人擠了,走百病被人拐了,那可如何得了,以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老誠懇實的待到十七,比及敬了聖賢廟,入了雙梅書院,成了賢人門生以後,再說彆的。
顧嬋不想回家去問長姐,不過聽宋知夏說的這麼言之鑿鑿,她倒是信了幾分,對書蘭先生立時生起了一絲怯意。
二十位重生恭敬膜拜叩首,三叩首以後,山長唱“退”,眾重生們便跟從著賀嘉魚貫退出,唯留一室香氣環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