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周正宇的狂傲之氣被壓下來,起碼臨時被壓下來,說話做事都低調了很多。
305宿舍。
倒是聶軍當晚露了一手,吉他彈唱《同桌的你》,引來台下陣陣喝彩。這首歌臨時隻在京津、胡建、粵省和浙省的部分都會傳唱,都還冇發唱片,乃至於好多門生以為是聶軍原創的,把他當作了本年法學院重生當中的頭號才子。
李耀林笑嗬嗬說:“既然你不要了,那讓我看看。”
三人從淞滬路坐車到福州路,就算是進城了,來到真正的大盛海。
聶軍把講義一扔:“恰好我也要進城,一起去。”
或許,軍訓對於305寢室的門生而言,收成最大的就是周正宇。這小子剛開端站10分鐘軍姿就不耐煩,跑幾百米就大喘氣,到最後半個小時軍姿都能站下來,田野拉練時竟然也冇後進。
黌舍內裡的馬路兩邊,到處鋪滿了地攤,都是賣餬口和學慣用品的。
傳條的內容五花八門,有借書的,有約打球的,有告訴動靜的,更有純粹蛋疼找人談天的,能夠當作原始版的微信。
宋維揚問:“進城乾嗎?”
一部年老邁靠近3萬元,此中包含6000元入網費和1000元預存話費,周正宇如果在黌舍裡利用年老邁,估計個把月就全校聞名了:看,阿誰腰上彆年老邁的就是某某某!
宋維揚把新買的大漢顯塞褲兜裡,兩世為人,他還是第一次用BP機,感受特恥辱,都不美意義彆在褲腰上。
郵局員工淺笑道:“數字的還是漢顯的?”
看來諾基亞2110還冇上市,又或者已經上市了,但還冇鋪貨到盛海這邊。
聶軍笑道:“我傳聞群眾公園有個姓韓的大師,氣功特彆短長,還能呼電引雷。”
在冇有手機,冇有收集,打電話都不便利的期間,寫紙條就成了大門生最常見的通訊體例。
複旦0號樓有個鬥室間,全校的信箱都在那邊,校外來的天然是信封,校內直接用紙條便可。把一張紙折成條狀,再打個結,內裡寫上“94(年級)xx(班級)某某(收件人)”,扔信箱裡當天就能收到,謂之“傳條”。
“摩托羅拉中文尋呼機3500一台,每月辦事費300,我們郵局便能夠幫你辦理。”郵局員工說。
每次打電話,另有一個老頭盯著,要登記姓名、地點、打到那裡、打了多久,恨不得把你百口戶口都查出來。常常幾個電話打完,那邊就變成了認親現場――你也是xx的?真巧,我也是,老鄉啊!
宋維揚比劃道:“比年老邁更小,更輕。”
法學院的迎新晚會上,宋維揚見到了那位院長大佬,瞻仰很久,可惜隔太遠看不清。
郵局員工不太明白,求證道:“你是說年老邁?”
這幾個傢夥笑鬨著,周正宇俄然從床上爬起來,對宋維揚說:“老宋,走,一起進城!”
聶軍對此的評價是:“慫包一個,哭個蛋啊!”
“漢顯的。”周正宇說。
宋維揚:“……”
“冇有。”郵局員工點頭道。
整棟宿舍樓就一部電話,還隻能接不能打,每次接電話要給宿管員1毛錢的喊話費。而全部黌舍也隻要三處可供門生打電話的處所,每部電話機起碼有十多人等著,下課岑嶺期乃至幾十上百人列隊。
“我陪你去看看。”宋維揚實在想要買一部手機,諾基亞2110大抵就是1994年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