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康熙末年_第七十五章 傳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時,不遠處清楚地傳來鼓樂聲,康熙天子在乾清門早朝聽政。

曹顒明兒要去上書房,冇偶然候送行,就在今兒過府送程儀。因大家都曉得曹家眼下缺錢,以是金銀之物曹顒就免了,隻讓紫晶尋了些上好藥材。湖南那邊多濕氣,氣候不像江寧那般惱人,多籌辦些藥物還是安妥的。彆的,馬俊結婚時,曹顒在塞外冇趕上,這新婚賀禮也補了一份,是紫晶籌辦的一些邃密物件,給兩位新娘子的。一式兩份,也不顯得厚此薄彼。

早餐過後,到了辰初二刻(淩晨七點半),就是漢徒弟來講課,學習內容就是《四書》、《五經》與《資治通鑒》等。這些內容,曹顒在江寧時已經學了七八年,已經很熟諳。因伴讀徒弟都是翰林院的翰林,講起書來另有一番味道,課程倒也不顯得古板。隻是講課時候太久了,到了午正(中午十二點)才結束。

總的來講,上書房裡的硝煙味兒還是很濃的,隻是都集合在弘皙與弘晟之間。弘皙有個十三歲的弟弟弘晉在上書房,弘晟那邊固然有兩個弟弟,但是一個七歲,一個六歲,實在太小了些。二對三,加上幾人的伴讀,課餘時候就是一場大戲。

清朝宦海有句俗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歹,附郭省會;惡貫充斥,附郭都城。”此中“知縣附郭”,指知縣與知府同城;“附郭省會”就是知縣、知府與巡撫同在一城:“附郭都城”就是京縣。

東四十條,馬府。

大廳上,接旨的香案曹忠早籌辦好的。

與十六阿哥相隨到阿哥所,過後曹顒本身遵循淩晨來的線路,從東華門出宮。

馬俊伯父在部裡當差還冇返來,伯母傳聞是侄兒的至好老友來了,叫人出來傳話,宴客人留下用晚餐。曹顒與馬俊兩個要說話,也就不推讓。固然在宮裡中午吃了些,但是那些飯菜隻是看著麵子,實在分歧胃口。不過,從這個細節,也能夠看出滿漢端方的分歧。滿人的婦女是不避外客的,漢人之家禮教守得更嚴些。

小滿回道:“嗯,紫晶姐姐說大爺交代的,小包的算是給馬爺的新婚賀禮;大包的是南麵帶來的各種藥材。”

辰初(淩晨七點),上書房下了早課,是大師用早餐的時候。早餐都有宮裡的膳房供應,不管是皇子皇孫,還是諸位伴讀,都有必然的份例。

用過晚餐,曹顒與馬俊又說了幾句閒話,看看時候申初二刻(下午…半),想著馬俊遠行事件繁多,就告彆回府。

十五阿哥與弘皙都是到十五歲的,熬到午初(中午十一點)就走了,引得十六阿哥一陣戀慕。

來人是乾清宮的寺人魏珠,曹顒幾次見駕,都是他帶著引進的。

康熙的旨意?曹顒有些不測,衝趙安點了點頭:“曉得了,回府吧!”

城西,曹府,客堂。

曹顒看到吳家兄弟的馬鞍邊上掛著兩個藍緞承擔,一個大些,一個小些,問小滿:“那是你紫晶姐姐送出來的?”

曹顒從小滿手中接過韁繩,上了馬,冇有直接回曹府,而是去了位於東四十條的馬府。這是禮部侍郎馬衍的府邸,是馬俊的伯父家,馬俊進京後就住在這裡。

曹顒出了東華門,就忍不住伸了下腰,除了早餐與晚餐的半個時候外,整整上了四個時候、八個小時的課,這功課實在不輕鬆。江寧時族學裡的功課,與上書房比擬,底子不是一個分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