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奧匈帝國_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戰前(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些年東歐聯盟對於反動新軍的攙扶力度真的不小,從幾年前到現在恩斯特幾近援助超越300萬歐元的軍器,根基上一個簡樸的陸智囊需求50萬歐元,能夠說這就是6個陸智囊的設備。

東歐聯盟停止到1937年12月人丁已經衝破兩億三千萬,gdp更是直接達到1000億歐元(2300億美圓)。超越美國穩居天下第一。

遠東地區跟著南京的淪亡已經開端停止全麵戰役期間,蔣先生此時也冇有甚麼其他的設法,畢竟日本纔是他的大敵。

其他的臨時不說,隻說這航母、巡洋艦和擯除艦的代價,第一個直接破鈔恩斯特約莫250萬歐元,其他的輕巡洋艦則在35萬歐元至40萬歐元中間,擯除艦便宜些但也有20餘萬歐元,光這些就已經800萬歐元,這還隻是造價不算水兵培訓和設備以及保護用度。

戰役即將到來,恩斯特對於軍事擺設也開端嚴峻起來。綜合而言東歐聯盟的東歐戰區要比遠東戰區強一些,武備數量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我們需求更多的兵艦、需求更多的艦隊,我們不但單要做陸地和天空的霸主,陸地我們一樣巴望!”

單說空軍,東歐戰區的轟炸機數量在3000架擺佈,而遠東則隻要1000餘,相差三倍之多,不過這也同經費也相稱大的乾係,即便轟炸機的首要製造兵工就在西伯利亞。

芬蘭、瑞典、挪威、丹麥,這是北歐比較低調的一個國度,他們倒不是冇有明白的政治偏向,但或許是軍事氣力比較強大的原因,一二戰中都冇有太較著的凸顯出他們。

的確不是時候,出海口還在人家丹麥的手中,比擬較同東歐聯盟的乾係,人家還是同英法美走的近一些,波羅艦隊的用處並不是很大,還不如通過二戰變動東歐聯盟此時難堪的局麵以後再做籌辦。

火炮的轟鳴、戰役機的比武、機槍、衝鋒槍的怒號,每一天都有人滅亡、同時每一天兩邊的陣地都會有一些變動,日本方麵整整135萬陸軍百姓當局一方固然數量多一些,但是論質量倒是大大的不如。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許的事情帶來的成果是恩斯特想不到的,那就是諾貝爾獎竟然因為恩斯特的人道主義籌辦頒佈給他這個幾近是天下最大的戰役估客諾貝爾戰役獎,很多人的眼中這就是天大的諷刺。

當然,二戰也是日本最後的機遇。一旦敗北仰仗日本國土的潛力他們很難再次崛起。很可惜的是。日本並冇有抓住最後的機遇,直接淪落為敗北國,成為美國的絕對從屬。

門人出錯?稍稍獎懲吧!畢竟是跟從我多年的老部屬!這是蔣先生常有的態度,但是他健忘就是他的這類態度無形當中放縱那些門人,若非如此百姓當局也不會落敗的如此快速。

現在德國就彷彿一頭狼,而他的背後就是東歐聯盟這頭虎,狼很餓想要吃東西,但是老虎打不過隻能找強大一些的狗,這個狗毫無疑問就是麵前的法國。

如果遠東地區麵對的仇敵也有德英法那樣的強國,恩斯特撥款起來天然是毫不躊躇,但是你們麵對的就是一個日本罷了,需求如此多的武備?

戰役不過方纔開端大部分都已經預感到會節節敗退,事情也的確如同他們設想中的那般,乃至比他們想的還要快,為此蔣先生不得不頻繁的乞助於美國,我們需求存款、大量的存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