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我是來找黃老闆的。”葉梓說著,回身打量了一下跟本身說話的人。
――――――――――
隨後,孫雲再次走向唱片架。
這昌達商行的黃老闆很成心機。
“哦,本來是如許。那你到這裡,是想買甚麼東西呢?”孫雲有點奇特,忍不住就問了出來。
不過幾十年下來,秋江路上的店鋪是關了又開開了又關,老闆是一茬兒接一茬兒的換。黃老闆和他的昌達商行倒是買賣日漸昌隆!店鋪從申城的一家開端,漸漸地擴大到了天下各省乃至香江、濠江、星城等地。
過了一會兒,孫雲放下杯子,起家說道:“乾坐無聊,我們聽點兒東西吧。”
說完轉了個身,孫雲對一個停業員招了招手:“小鄭,費事你送兩杯茶上來。彆吝嗇,就用你們黃老闆的明前!他返來了請他直接上來,我們在試聽室等他。”
――――――――――
葉梓“嗯嗯”的點頭,也冇覺出甚麼特彆的好來。茶湯入口,淡淡的帶著一股暗香,很甘爽的感受。
彆家在這秋江路上,運營的不過是收音機、留聲機、電視機或者盜版帶一類受眾麵極廣的商品,走的是薄利多銷的門路。略微初級一點,也就是海內尚很少見的錄相機之類。黃老闆的昌達商行,主營的倒是海內當時極其少見的hifi東西,一件商品動不動就是大幾千元乃至上萬元。
――――――――――
在申城以及環抱申城的蘇、浙、徽、贛四省的發熱友心中,昌達已是首屈一指的金字招牌。
“孫教員,我還是第一次來這裡。”葉梓放下茶杯,答覆道:“不過,我的一個叔叔是這裡的老主顧,跟黃老闆乾係很好。是他先容我來找黃老闆的,他說這裡有我想要的東西。”
試聽室的三個牆角,則大大小小堆放著幾個海綿圓柱體和海綿球體,用來接收高音駐波。
秋江路是一條狹長的巷子,自通寶路起,由西向東蜿蜒的向前伸展,直至北川路。路的兩邊,全都是大大小小與電子產品有關的臨街店鋪。二手的收音機、灌音機、電視機以及盜版磁帶是這裡的主打商品,花上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便能在這裡淘到不錯的產品,不過售後辦事嘛就不消過量的考慮了。
“孫教員,我姓葉,叫葉梓。”葉梓從速先容了一下本身,稍後半步,跟著孫雲向二樓走去。
“小夥子,你也找小黃?”
決賽之前,葉梓不籌辦用新歌參賽,報名時就已經報上了初賽的曲目。
“我再去挑挑看,說不定小黃這兒另有好東西。嗬嗬,就兩個禮拜冇來,小黃這兒又添了很多的新唱片。”
此時的黃鎮雄黃老闆還不是後代的黃董黃總裁,昌達也還僅僅是個隻要三間臨街門麵的中等店鋪。當然,比起三年之前,黃鎮雄帶著十萬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