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鳳禍江山_546 番外之流芳百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說實話,他們固然嘴上喊著要打,但他們內心也清楚,朝廷已經冇有多少兵力和財力去支撐這一場戰役了,即便是益清王,集結這二十萬軍隊也定是耗儘了北方的財力和人力,如果開戰,結局唯有兩敗俱傷,能得利的,隻要虎視眈眈的鄰國罷了。

兩年前的戰役,差點導致大順滅亡,大順固然勉強熬過那一劫,國庫卻已經虧空,國力也急劇衰弱,現在,百姓能勉強填飽肚子就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那裡還經得起再一場內戰?

“玉在則太子正,江山在;玉不在則太子不正,江山不在”的預言,成真了。

這也意味著大順的分裂。

他回過神來,集合精力:“頓時拿來。”

夜深,月已過中天。

他們再如何憤怒和悔恨落井下石的益清王,也隻能認了。

他算是名聲在外,世人彷彿都誇他勤政愛民,說他是個好王爺、好天子甚麼的,但是,他曉得他不是。

終究,當了十年的“南順”天子後,他辭去帝位,讓賢於某位德才兼備、名譽極高的將軍之子,而後單獨分開江南,隱跡官方,再也無人見過他的蹤跡。

而他,則是禍首禍首之一。

而作為王爺,他既冇有保住夜氏一族,也冇有保住大順江山,他終究能坐上這個位置,還是父親與弟弟的感化……

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失利者!

他不再多說,隻是對她行了一個佛家之禮,步入廟中。

隻是,做出“劃江而治”決策的夜英弦,遷都邑州今後,始終愧對夜家,自發罪孽深重。

若真有那樣一天,他此生便已足矣。

他平生未婚,無子,隻留下各種傳說,傳播官方百年。

他的父親被冒充的皇後害了十幾年,長年臥床,病入膏肓,他卻一點也冇有發覺到這份詭計,未曾幫過、救過本身的父親。

東弦與西弦,在與蒼梟王的戰役中,一報酬了護他而亡,一人則為了就義而亡,他好像斷了左膀右臂,身邊再無半個能夠交心之人。

邑京是江南第一大城,酈江則是南北方的分水嶺,如許的決定,便是將大順沿著酈江劃爲南北兩半,他管南部,益清王管北部。

怠倦,湧上來,他揉了揉額頭,放動手中的筆,端起茶杯,今後一靠,漸漸地喝,看著掛在前麵牆壁上的畫像。

夜英弦道:“諸位不必再吵,關於此事,朕已有決計。”

而夜英弦始終以百姓為上,勤政愛民,終究漸漸令南部規複了往昔的安好。

在無窮儘的公事當中,她幾近但是說是他的精力安慰了,隻是,每次看後,貳內心都會黯然不已。

大臣們仍然在哭,在罵,在反對,但不管他們如何反應,夜英弦都鐵了這條心。

俄然,短促的腳步聲響起來,打斷了他的深思。

現在,去斥責和詰責已經冇有任何意義了,若那邊理題目,纔是當務之急。

隨後的半年,夜英弦親身與益清王構和,兩邊簽訂了戰役和談,大順遷都邑州,史稱“南順”,而益清王入主酈央,史稱“北順”,南順與北順劃酈江而治,互不乾與。

大臣們一派嘩然,滿朝都是氣憤的斥喝和唾罵,幾近大家都主張出兵,將益清王抄家滅門。

大順帝國已經持續了三百多年,現在卻在他的手上分裂成兩半,他能夠說是夜家的罪人了。

他決定循入佛門,她便決定在離此廟不遠的尼姑庵削髮爲尼,與他雖無男女情分,卻仍然與他共度平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