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鳳鸞行_第145章 太後的手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皇兒不必顧及哀家,遵循大邕律法來,該懲辦便懲辦。天子犯法尚且與百姓同罪,更遑論勳貴。”

此事一出,朝野高低一片嘩然。

首當此中地便是永寧伯府陳氏。

自五皇子唐衍率朝中大臣前去湖州平亂後,不過幾日之間,敏捷清除贓官貪吏,重理昔年舊事,還鹽戶明淨。一時候,五皇子申明大噪。

到了背麵,凡是有抨擊太後的奏摺,永豐帝都不再批閱,退了歸去。

又過了不到半日,禦史台便有官員糾察指出袁氏有人蔘與湖州一案。

不管是袁氏嫡子庶子,或是直係旁支,隻要犯了罪,皆按律法行事。

“太後為了朕的江山,勞苦而樸實,到了他們眼裡,倒是連吃粒米飯都變成吃燕窩了!”

可現在太後漏夜前來,就是為了叫他放心,他不免也心有安慰。

可太後再好的心性,經過此事,也被氣病了。

艾艾不解,“仆人既知章嬪非生母,她如此毒害於您,為何還要留她活命?”

言官們紛繁上書,有大肆痛斥太後食人肉骨的,更有人揚言太後乃是禍國妖後,在坊間辟謠無數。

這日婉柔入宮,提及上午永豐帝跟大臣們辯論到拂袖而去的景象時,還很有些感慨。

唐翹將尋出來的香囊暫又收了歸去。

“深夜了,母後何需如此。”他感慨。

連帶著好幾日上朝時,宣政大殿上氛圍都極其嚴峻。

想及當年生母亡故前,太後照拂頗多,昔年皇族內鬨之時,亦是太後命袁氏及姻親多方援助才叫他有驚無險地坐上了皇位。

章嬪之罪,毫不是死,便能夠了償的。

“是,兒子必不負母後教誨。”

幸虧她還未行事。

曉得唐翹身份後,比起疇前對長公主的恭敬與畏敬,艾艾內心更多了幾分實打實的戀慕與虔誠。

為著此事,一貫清淨不喜外出的袁太後親身來了紫宸殿一趟。

她本來的籌算是,借下毒之事完整與章嬪斷絕乾係,免得這女人日日來煩皇後。

唐翹很多日未曾外出,卻並未錯過朝中的任何動靜。

不然若叫太後曉得她的心機,她必然會想儘統統體例阻殺外翁外奶。

*

隻要唐慎永無繼位之能夠,章嬪不過跳梁小醜。

更詳確些的,便說她一天光百年人蔘就能吃下好幾根!

動靜很快傳到永豐帝耳朵裡,他氣得扔了好幾本奏摺。

如許的人,合該千刀萬剮纔對。

而陳氏之族,不但是勳貴,還與紀國公府袁氏一族乃是姻親,直直將太後也牽涉出去。

她倒要看看,太後還能裝多久。

常禮躬身撿奏摺,邊道:“太後孃娘向佛,夙來勤簡樸素,就連常日裡皇後和貴妃貢獻些甚麼好東西也都不自用的。”

“抽絲剝繭。”她丟了帕子,在陽光下看向那鋒利的刀刃,“撤除太後統統攙扶皇子上位之能夠。”

曉得章嬪與她並非親生母女的第一時候,她何嘗不想親手殺了那女人。

唐翹正拿著一卷兵法在看,“父皇本就自發愧對太後,眼下再有如許一齣戲,湖州鹽案的罪名,便要叫永寧伯府實實在在地背上了。”

與此同時,朝中觸及湖州事件的官員們垂垂暴露水麵。

唐翹正在擦拭本身隨身照顧的那柄小刀,“死,太便宜她了。”

最叫他懸心的,是太後。

萬壽當前,一國太後卻病重,這叫永豐帝甚是心煩意躁。

“皇兒是百官之主,更是萬民之君。民氣纔是重中之重。”太後不喜穿富麗的服飾,一襲暗紫色簡樸紋飾的常服,叫人很難不生好感,“哀家曉得這幾日朝中大臣們各執一詞,非常擾你。哀家隻來與你說一聲,不管終究觸及誰,皇兒都不必看在誰的麵子上輕鬆放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