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鳳鸞行_第200章 兄弟鬩牆之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手托笏板,長身俯拜下去,“按例此事微臣應先奏疏陛下,待陛下商討決策後再曉諭天下。可今皇室蒙難,諸子錯而未省,又添新怨,乃至天下百姓憤怨四起。臣不忍陛下江山受此震驚,故而冒死諫議。”

四皇子百口莫辯的模樣,“父皇,兒臣固然平素與五弟無甚親厚,卻也是因為政務繁忙,鮮少走動的原因。兒臣與五弟無舊怨新仇,何故至此?”

皇後叫她免禮,“貴妃是為著四皇子的事前來?”

“我朝管束清楚。諫議大夫屬諫官,有言諫政令和政策之職,亦可彈劾百官。而皇子屬皇室,官員中,唯有禦史台有參奏之權。趙大夫此舉,實屬僭越!”門下省有官員批斥不已。

趙嚴如此,實在是叫做天子的也措手不及。

事關貴妃之子,皇厥後也不過淡坐了會子,勸永豐帝重視身子,莫要氣大傷身,其他的便不好多說了。

“茲事體大,待朕審驗孝子後再議。”

“四哥被當朝參奏,若父皇本日見了母妃與我,明日必然非議更起。”

“是以臣請旨陛下,另擇官員前去湖州擔負宣撫使一職,再對四皇子加以懲戒,以安民氣。”

可皇家的恩仇,那裡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

對於教唆幕僚買凶殛斃五皇子之事,唐持矢口否定。

腳步聲短促得,驚醒了正躺在昭華懷裡睡覺的虎魄。

“是,中書省右諫議大夫趙嚴。”

淮陽侯府朝中權勢不小,此言過後天然有無數反對說話。

見他不說話,唐持不成置信。

“四皇子身兼宣撫使之職即將前去湖州,此前又曾任官戶部,如何不能算官?”趙嚴已是位花甲之年的老臣了,目光卻炯炯有神,氣勢半點不輸旁人。

倒是昭華,特地被留了下來。

娘倆正談笑著,紫蘇倉促進門來。

“若真提及來,兒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入紫宸殿前,兒臣竟不知另有如許的事。”

皇後便冇再開口了,隻繞過貴妃向前去,貴妃想緊跟厥後卻被攔下。

宣政殿內,因著趙嚴的參奏,大臣們也是爭辯不已。

“陛下說,本日隻見皇後孃娘。”天然也另有隨行的昭華。

若非其人本身疾惡如仇,那就是有人從中作梗,要狠狠打皇家的臉了。

“是當朝參奏?”皇後自個兒都愣了一下。

“那現在如何辦?”

兩撥人在正殿門口打了照麵,貴妃忍辱負重般不情不肯地矮身下去。

“主子,本日早朝,諫官參奏四皇子幕僚魏曲買凶殺人,暗害五皇子。”

再往下,便是四品的諫議大夫,手握實權。

“莫非父皇也信賴兒臣是如許的人?”

“陛下疼惜皇嗣符合情麵,可若一味聽任諸位皇子公主清閒,隻恐江山飄搖,後繼無人,此乃大邕千古之難!”

永豐帝深深看了他一眼,“去吧。”

“湖州你臨時不必去了,剋日你好幸虧府中待著,閉門思過。”永豐帝拂袖,冷言,“朕會徹查。若無兄弟鬩牆之禍最好,可若與你有關……”

貴妃咬牙,暗恨皇後挖苦她,“是。”

“當真不是你?”永豐帝鷹眼如炬,打量著本身夙來最委以重擔的這個皇子。

“四哥受人讒諂,我們先回宮想體例。”

大邕糾察百官彈劾不對的官員裡,除了禦史台的禦史外,便是門下和中書省的諫官。

“言官禦史向來謹慎,凡是觸及皇室奏本,普通都是會先呈給父皇看了再做決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