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羽士娃來上香,見香爐裡放著一雙又臟又臭的爛草鞋,就對徒弟說了。當家的跑來一看,臭氣難聞,伸手拽出朝院子裡一摔,爛草鞋變成一對烏黑的鴿子,“撲楞楞”飛上天空,落在雲彩上。
當家的悔怨極了,失聲叫喚:“肮臟張又玩把戲了,這本來是一雙‘踏雲靴’呀!””
徒弟說:“你醫好了我的病,我捨不得你走。”
“嗯!說的不錯!就是這麼回事兒!不過張三豐另有段傳說故事能夠你們不曉得!傳說,明朝時候,遼東有個羽士,叫張三豐,到河南邊城煉真宮削髮。張三豐又窮又臟,淩晨不洗臉,早晨不洗腳;一年到頭不換衣裳,兩年到尾不曬被子,人們叫他肮臟張。彆看肮臟張肮臟,他卻有一身好技藝,會玩大把戲(雜技),也會玩小把戲(把戲)。說話、做事,瘋瘋顛癲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叫人揣摩不透。以是有人稱張三豐為張三瘋,也有人說肮臟張是半仙之體。
“我給你脫雙草鞋,你想我的時候,穿戴草鞋就到我麵前了。”肮臟張說罷,將草鞋放在神桌上的香爐裡。
“張三豐,不就是張君寶了!他和峨眉派祖師郭襄有過一段孽緣,因郭襄愛楊過之深,以是不得美人芳心!覺遠將張君寶逐出門牆,張君寶才心灰意冷,纔會與郭襄有一段情,可惜的是張君寶必定是道家之人!拿著郭襄給他的十八羅漢佛像寶典自創武當派,纔有了太極神功!”
那年夏季,煉真宮當家的病了,大小羽士都到徒弟床前問安,肮臟張也來了。徒弟瞧不起他,翻身把臉扭向床裡,肮臟張問:“徒弟,徒弟,病好些嗎?”
“彆的,另有我玄門弟子張三豐的故事!”太上老君淺笑著喝了口茶道。
“哈哈哈!這就叫做有眼不識張半仙!”洛嘉慧笑道。
羽士鄧常恩,幸運做到太常卿這一高官,他為人極其凶險暴虐,曾經暗害一人致死。那人陰魂不散,化為厲鬼,常在鄧府搗蛋。鄧在做羽士時,就傳聞太行山西有位馬仙翁,能用神箭射鬼,人們去求他,真是萬試萬靈。因而派門徒陳歪兒去求馬仙翁的箭術。陳歪兒受命上路,行至半途,遇見個道人,神態軒昂,手執長弓,腰插七箭(長弓寓“張”,七箭,寓“三豐”二字筆劃七劃),自稱能射鬼,百發百中。陳對他半信半疑,因是同路,且跟著同業。早晨,在一座破廟中過夜。這兒林深月黑,篁竹古木中傳來啾啾鬼叫,陳歪兒非常怕懼,道人卻說:“不消怕,你恰好能夠看我的神箭。”便在窗隙中一箭射出去,隻聽到那鬼哀號著逃去,陳這下大為欽服。次日淩晨,叩首懇請道人傳他神通。道人倒也慷慨,當即傳給他神箭之術。陳歪兒返來見師父,謊說:“馬仙翁外出,尋覓不到。幸而托師父的福,在路上遇見神仙傳了箭術。”常恩聽後大喜。這天夜間月色朦朦,府中花圃鬼聲又起,倉猝讓陳顯一顯他的神技。常恩本身則轉過迴廊,在劈麵樓上監督。陳防備不懈,俄然見一鬼飛入劈麵樓上,陳便挽起強弓,一箭射去。箭聲響處,隻聽大呼一聲,有甚麼東西應弦而倒。忙點起燭火照看,倒是鄧常恩,幸而箭未中關鍵,隻射傷了左臂。轉頭再找陳歪兒,早已逃之夭夭了。”
武當山“好哇,徒弟想吃‘哼(杏)’(均州土語,“哼”與“杏”同音)我上山給你摘。”肮臟張一邊說一邊走出廟門。這時,大雪紛繁下,北風呼呼吹,滿山遍野甚麼也看不清,他在雪地裡廝混了一會,真的摘回兩個黃杏子,杏把上還帶著兩片青絲絲的葉子。當家的一瞥見杏子,病好了一半,一吃杏子,病全好了。從這今後,大師才佩服張三豐的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