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為唐王_第362章 馬不停蹄赴劍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點了點頭,看著身後的慕凡四人,李清開口說道:“叮嚀下去,加快進步,徹夜在武侯祠暫歇!”

如此快馬加鞭,第三日日落之前,李清等人就已經趕到劍門關下,看著麵前高大宏偉聳峙在斷山之間的通途之關,固然已經見地過一次劍門關的宏偉,但是現在的李清仍然忍不住感慨一番,如此修建,如此通途,公然對得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千古第一險關的稱呼。

並且與此同時,劍門關一旦告破,少了一道天然樊籬的關中平原必將也岌岌可危,京師長安也會晤臨著被攻破的傷害,並且現在世人皆知,吐蕃正出兵進犯鬆州,方纔接任的劍南道節度使壽王殿下動用了劍南道西北邊疆各州的兵力現在正在鬆州城外與吐蕃精銳兵士展開決鬥,如此敏感時候,保衛劍門關的劍門軍士更加不敢怠慢!

早在李清上馬之前,石皓就已經叮嚀幾十名兵士大抵清理一遍,固然李清不介懷這些末節,但是身為部屬的石皓倒是不得不考慮。

並未開口答覆劍門旅帥的喝問,現在不但李清李清身邊的石皓等人均是將目光投向了慕凡地點的位置,世人的臉上均是掛著美意的“諷刺”,想想也是,有著劍門少帥在身邊,現在卻被這番對待,看模樣劍門少帥這個招牌在劍門關並不好使。

三百人的精銳馬隊如此大張旗鼓的靠近,天然引發了劍門守軍的正視,現在保衛在劍門南門的近百名劍門軍士已經將柵欄拉至身前,刀槍相向,做好戍守的架式以後,中間的一名旅帥方纔開口說道:“諸位從那裡趕來?是哪位將軍的部下?”畢竟劍門關的計謀意義極其首要,牽一髮而動滿身,一旦劍門屍首,五萬劍劍南軍士百萬劍南百姓必將會處於伶仃無援的狀況之下。

看出了世人的意義,李清並未介懷,淡然一笑道:“當初本王風裡來雨裡去,鬼門關都不曉得走了多少遭,現在這點又算得了甚麼,吃不了苦中苦,如何讓世人佩服?”

固然不明白本應當養尊處優的當朝皇子為何會在鬼門關走幾遭,但是看現在麵前玄衣青年的神采,世人完整能夠肯定,方纔壽王殿下的這番話毫不是打趣,而是真逼真切產生過的,對於這些隱蔽之事,世人並冇有詰問下去的籌算,長年在宦海之上摸爬滾打的他們天然曉得有些事情還是不曉得的好。

見慣了身邊玄衣青年善法判定,運籌帷幄,現在俄然見到壽王殿下出口成章,世人天然驚奇萬分,這麼說倒不是李清看上去有多麼的粗暴不通文采,恰好相反,李清看上去墨客氣質實足,世人之以是如此猜想,僅僅是因為一小我的精力畢竟有限,以壽王殿下現在的表示已經充足優良,如果再善於吟詩作賦,世人真的設想不到身邊的青年到底另有多少才氣唯有表示出來。

一刻鐘以後,一個殘破蕭瑟但是範圍卻非常弘大的祠堂呈現在世人麵前,匾額之上本來班駁的“武侯祠”三個字也是卻筆少劃,一扇高約兩丈寬約一丈色彩班駁的木門半開半掩,看這扇門的腐朽程度較著顛末很多光陰的腐蝕,入眼一副滄桑的模樣。

因為出鬆州之前,世人早已帶好三天的乾糧,餬口之時隻需找到水源,取水而來便可,一夜的時候轉眼即逝,天剛放亮,李清等人就已騎上戰馬,再次向著劍門的方向急駛,為了製止與本地官員虛與委蛇,李清等人並未挑選端莊的官道,大多都是超捷徑,所幸身邊的幾人都是長年駐紮在劍南道的邊將,天然不消擔憂找不到路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