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方彬的小吃攤很快就走上了正軌,因為方明遠在背後的指導,方老爺子強令方彬每天賣包子的時候必須穿白大褂,戴白帽子,並且這兩件必須每天洗濯,一塵不染。並且還特地地為他籌辦了收錢所用的夾子,要求在賣包子的過程中,不管是收錢還是找錢,手不準沾錢!給主顧拿包子的時候,要麼用塑料袋套在手上,要麼用專門的東西夾用,不得用手直接拿。並且賣包子時所用的小車、餐桌、椅子、餐具這些物品,每天都必必要細心洗濯。頭幾天,方彬還很不適應,不時地會草率健忘了方老爺子的叮嚀,厥後方老爺子親身出馬監督,方彬每犯一次錯,就扣他一元錢,兩天下來,不幸的方彬,就被扣去了十二元錢,肉痛之下,方彬這纔將衛生兩字銘記在心。
這一番話但是將趙建國雷得不輕,固然說,他也聽兒媳婦和孫女唸叨過,班上有一個極聰明的小男孩,上課時教員都不管他做甚麼,但是每次測驗都拿第一。但是親耳聽到方明遠的這一番話,那感受卻又是截然分歧。如果說不是親眼所見,誰又能夠信賴如許的一番話是出自一個六七歲的男童之口?就是那些剛入廠的小青年們,恐怕也冇有幾個能夠將事情說得如許簡樸透辟吧,並且還抓住了重點――確切,這件事對於趙建國來講,能夠說是無益有害,乃至還能夠落下一個照顧本廠職工家眷的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方明遠又偷偷摸摸地給方老爺子出主張,在廠門口開飯店,在方明遠看來,目前還火候未到,廠子裡的食堂固然並不正視工人們的早餐,但是對於午餐和晚餐還是比較正視,這後勤保障部分在像秦西壓延設備廠如許的國企大廠裡,一貫是油水較肥的處所,能夠把持住這裡的人,無不是在廠子裡有著硬背景的。方家奇蹟這不過是方纔起步,如果被甚麼眼紅妒忌的傢夥在此中教唆一二,令食堂裡主事的人誤以為是虎口奪食,搶食堂裡的買賣,從而影響到方家其彆人在廠裡的事情,那可就是得不償失了。但是不能在廠門口開飯店,並不料味著方家的包子不能向廠裡供應午餐。
如許高的衛生標準,在八三年的海莊裡,能夠說是令人看到就為之麵前一亮,與四周其他的小吃攤的衛生標準比擬起來,一身潔白的“廚師”裝的方彬站在廠門口的確就如同鶴立雞群普通顯眼。潔淨衛生、價廉味美,這些前提會聚到了一起,方家的小吃攤人氣天然是蒸蒸日上,每天的包子是供不該求,常常一個小時內就賣得一乾二淨,這包子量天然也是與日俱增。短短的半個月時候,利潤就足以與上個月相持平,這一成果令方彬每天都是樂得眉開眼笑。對於開飯店一事,更是熱忱大漲。
開門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婦女,長得倒是相稱清秀,從年紀上看該當是趙建國的兒媳婦,方老爺子自報家門後,這中年婦人又看了看站在方老爺子身後的方明遠,本來板著的臉龐立時帶上了笑容道:“本來是方大爺啊,這就是您孫子方明遠吧。快請進請進,我爸他吃完飯出去溜溜,一會兒就會返來。小雅,快出來,你同窗方明遠來了!”跟著她的聲音,裡屋的簾子一挑,一個小女孩兒連蹦帶跳地跑了出來,一看到方明遠立時歡暢地叫了起來。
兩邊間客氣了一番,分賓主落座。趙建國重視到,方明遠並冇有持續陪著趙雅母女下棋,卻跑到了方老爺子身邊坐下,一副要在這裡旁聽的架式。而方老爺子也並冇有躲避他的意義,心中不由得感到有些奇特。對於這個孫女口中常提到的方明遠,又多了幾分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