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一針見血之言!溫體仁心中點頭,他重新站直身子,抬開端來看著崇禎天子,態度非常當真地說道:“臣受陛下知遇之恩,無覺得報,願舍此一身,和他們拚上一拚!”
崇禎天子聽得點點頭,不過他略微有點嚴厲地說道:“溫卿,朕知卿之意。可卿知否,如若真按祖製律法實施,則皇親勳貴另有各級官吏之好處皆受損,他們會甘心否?”
如果是本來的崇禎天子,說不定要大發雷霆了。你個溫體仁,巴拉巴拉地一頓,然後把鋒芒指向朕的叔伯兄弟等親族,還要說朕寡恩,你到底是何用心,這天下到底是姓朱還是姓溫?
對溫體仁來講,他何嘗不曉得敵手會有多強大!可他以為,這個弊端顛末兩百多年的堆集,已經到了最傷害的時候,如果不加以措置,天子當複興大明之願底子冇法實現。
“而官紳之優免糧、優免田,皆有定額。按大明律,官紳之田產,除優免田以外的餘田,亦應與民一體當差。但是,官紳亦如皇親勳貴,疏忽朝廷律令,統統地步皆享優免田之報酬。如此一來,又引得刁民紛繁投獻。”
“其一,皇親勳貴們受賜之公田,載在金冊,並不報官入籍,享有免除稅糧和差役的特權。”
“此般私田不肯與民一體當差,在本朝之初亦有呈現。是以,太祖在《大誥》中嚴加禁約。隻是現在,禁約如同廢紙。諸多皇親孫貴廣收民田為己私業,而陰以權勢把製,使有司不得編差征稅。”
他說到這裡,看了下崇禎天子的神采,見他當真地在聽著,並冇有一絲不滿之意,便又持續道:“然皇親勳貴之地步,除賜田以外,亦有私田,且私田之多,多不堪數。這此中,有其本身收買,亦有巧取豪奪等等。因其權勢之大,其私田亦享有賜田之權,並無稅役。如此一來,諸多刁民為遁藏稅役,獻其田於皇親孫貴。如此惡性之事,亦是愈演愈烈。”
溫體仁一看彷彿有戲,便趕緊又奏道:“我大明朝之宗室俸祿為親王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以二百石遞加,輔國中尉、奉國中尉以百石遞加,公主及駙馬二千石,郡主及儀賓八百石,縣主、郡君及儀賓以二百石遞加,縣君、鄉君及儀賓以百石遞加。”
聽到這裡,看到溫體仁看著本身彷彿在等候定見,他便點點頭,表示溫體仁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