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_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五一三 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董其昌乃是終明一朝,也算得上是最馳名的書畫家之一,鬆江畫派鼻祖,畫作流行後代。董家乃是鬆江一帶聞名的王謝望族,又何故引發公憤至此?

榜文:“……民氣誰無公憤。凡我同類,勿作旁觀,當念悲狐,毋嫌投鼠,推行天討,以快民氣。當問其字非顛米,畫非癡黃,文章非司馬宗門,翰非歐陽班輩,何得僥小人之幸,以濫門名。……若再容留,決非天下。公移一到,眾鼓齊鳴,期於旬日當中,定舉四凶之討。謹檄。”

董其昌是甚麼官兒?最高的時候當到南京禮部尚書,這但是堂堂的正二品大員,乃是全部大明朝除了天子,內閣首輔次輔三輔這幾位以外,全部統治體係的最高層。

此事雖臨時化解,然是非卻自有公論。動靜傳開後,合郡人均義憤填膺,有人作《吵嘴傳》等書及各種調侃之曲本,配以管絃之樂,教給市上唱曲的瞽者,在全城傳唱諷刺之。《吵嘴傳》第一回即“白公半夜打陸家莊,黑秀才大鬨龍門裡”——陸兆芳外號陸黑——要說董其昌也不是傻子,天然一聽就曉得說的是如何回事兒,心下也是非常憤怒。

也難怪他們兩個如此自傲,自發得隻消得鼓勵起一群士子來肇事兒就能把董策給折騰的不輕,蓋因大明朝汗青上,士子肇事兒不但多,並且影響大,以後更是冇多少懲罰。

身為致仕大員,向來頤指氣使慣了,董其昌那裡熱扥蹊啊這口氣?便又告狀至鬆江府,要求嚴緝造作之人。隻是這唱本兒上又冇有署名,也不知唱本從何而來,終究隻捕到平話人錢二,他口稱《吵嘴傳》係同城生員範昶所作。

到底是誰煽動的?一目瞭然。

十九日,亂民將董其昌建在白龍潭的書園樓居焚燬,還把董其昌手書“抱珠閣”三字的匾額沉在河裡,名曰:“董其昌直沉水底矣。”坐化庵正殿上有一塊橫書“大雄寶殿”的大匾,落款“董其昌書”,紛繁用磚砸去,慌得和尚們本身爬上去拆下來。董其昌惶惑然出亡於姑蘇、鎮江、丹陽、吳興等地,直到半年後事件才停歇下來。

鬆江處所鄉紳特彆是生員群體很有兔死狐悲之感,三月十三日,外出公乾的署府事黃朝鼎、署華亭縣事吳之甲返回本衙,因董其昌有言在先,他們佯作不知,並未有何行動,令百姓大失所望。

%77%77%77%2e%64%75%30%30%2e%63%63/

脫手的是老百姓,被煽動起來的也是老百姓,最後死的還是老百姓。

民情激憤之下,便呈現了那滿城風雨,到處張貼佈告揭穿董其昌的一幕。

那最後是如何措置的呢?

就這麼完了?對,就這麼完了!

兩人對視一笑,都是自傲滿滿。

當然是董其昌做的太狠辣不隧道,但要說背後冇人教唆,那是如何都不成能的。

說句實在話,在這個期間,這些享有各種特權的官宦人家,哪個不是橫行霸道?就算是老子廉潔謙恭,他的子孫也一定如他普通,就算是他本身不庇護,處所上的官員天然也會很給麵子,就算出了甚麼事兒,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堂堂一個正二品大員府邸被燒,產業被搶光,就這麼完了。

範昶之妻係董其昌妻妹,兒媳董氏乃是董其昌族女。範昶八十三歲的老母馮氏依仗這層姻親乾係,攜龔氏及三名女仆往董家辯白明淨,沿途邊哭邊罵。董其昌曉得後,先令奴婢將其乘坐的肩輿砸毀,後將範家婆媳二人帶到家中,閉門毒打後又將馮氏推入溝壑當中,將龔氏衣裳儘數撕破。侍從之女仆更是慘遭欺侮,多數被剝褲搗陰。隨後大開重門,讓世人看其了局,旋又將馮氏、龔氏等拖入宅旁坐化庵中,用泥塗其麵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