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_第343章 江南動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世人臉上都有些鎮靜,董誌寧道:“楚國公的威名,我也有所耳聞。當年獨守揚州孤城,杭州城佈陣退敵,隻是為馬士英、阮大铖所忌,出走天南。當初若國公在此,我江南或許不會有,戊子、丙戍之禍。”

中原聞語,與幾人瞭解一笑,“當然並非如此,此次六合會的行動,我是非常附和。閩中大變,對於抗清士氣必定是一個承重的打擊,楚國公策動入贛之戰當然能夠鼓勵士氣,但離江南太遠,我感覺還是不敷,我們應當在江南也策齊截場大戰,來鼓勵抗清的士氣。”

“不錯,自年前開端,就連續有動靜從湖廣傳來,雖說清廷極力封閉,但還是有楚國公,擊敗八旗,斬殺耿仲明、沈誌祥的動靜傳來,常常都是大快民氣之舉。”

這時在寧波城內的一家大宅子裡,一陣陣琵琶聲伴跟著娓娓動聽,細緻美好的吳儂軟語,從院子裡傳出來。

中原卻道:“入今清軍主力,一部集結與江寧一帶,一部跟從博洛進入閩地,浙江駐軍非常虧弱。到時候,六合會與太湖義兵威脅餘杭、江寧便能夠管束住江寧一帶的清兵,我大可趁此良機,聯絡魯王殿下,還要四明山中的王翊、李長祥部義兵,彆的清將孫枝秀,麾下流擊陳天寵、仲謨,曾在史閣部帳下為將,與我多有來往,可說其歸正。屆時,就算不能光複全浙,也能在浙東安身。我們背靠大海,西連贛地,當大有一番作為。”

(感激滋野三郎未裔的贈送)

這時幾人見中原到來,遂即都站起家來見禮,宅子的仆人王家勤道,“讓吉甫兄見笑了,比來清廷為了防備六合會,羈繫越來越嚴,大師平時都不敢說話,本日到我這裡,都肆無顧忌了~” 中原點了點頭道:“閩中大變,福建落入清軍之手,我也曉得諸位兄台心中的憂憤,不過明天我卻有另一個動靜,要奉告大師!”

蘇鬆一帶,是義兵活動的首要地區,他與義兵交兵的過程當中,招降了很多義兵首級,兵力大增,遭到江寧巡撫土國寶的顧忌,密奏洪承疇,說他招降納叛,心胸不軌。

吳勝兆是遼東人,曾在大明軍中擔負批示使,降清後跟從多鐸南下,在順治二年擔負蘇鬆常提督。

隆武元年,清兵度過錢塘江南下,掃滅了浙東魯監國的權勢以後,一部分兵馬退回江寧,一部分則跟著博洛壓向福建,清軍在浙江的駐兵,實在非常薄弱。

“吉甫兄,本日來我這裡,就隻是為了奉告我們這個好動靜嗎?”

此次他獲得總舵的號令,務必說動吳勝兆反清,以是他親身在太湖與鬆江之間馳驅,以處理吳勝兆的疑慮。

他早在年初,就開端勸說吳勝兆,但吳勝兆卻始終躊躇不斷,畢竟江南已經是清兵要地,吳勝兆不成能拿本身的性命開打趣,如果冇有掌控,他是不成能參與到抗清鬥爭中來。

坐在首位的男人見此,遂即揮了揮手,讓彈唱的女子們退下,然後自飲一杯,傷懷道:“江南是好,不為我有矣~”

“重新奪回浙省?”王家勤聞語,有些每底氣的說道:“這個難度恐怕太大了吧!”

這時一名三十多歲的士人,卻俄然站起家來,痛心疾首道:“中土萬裡,儘被腥穢,原覺得福建能保持潔淨,不被滿夷介入,不想鄭芝龍竟然賣國投清,使我江南之地,光複遙遙無期,我心甚恨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