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征天下_第二百零三章 宋獻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就如許的“豪傑”,還想建基立業?說句實話,這程度還不如老夫奸吳三桂呢!

朱由檢見他裝神弄鬼,也不好戳破,隻是帶著調侃的笑容,歪頭看他還能弄出甚麼玄虛。

“嗬嗬,既然先生如此說,我還真不敢回京師了。”朱由檢半開打趣隧道,“那陝西不是有王者之氣麼,我還是去陝西吧,也沾沾這喜氣兒!”

說到此處,宋獻策吃緊地對朱由檢道:“鄙人觀中間麵貌清奇,毫不凡品,他日必有所大成。今既聽鄙人道破天機,何不與鄙人共赴陝西,看望李自成的下落,做個從龍之臣?”

宋獻策卻不直接答覆,而是轉臉對孫傳庭道:“白穀兄,剛纔弟援城而上之時,見一塊城牆磚上刻著一首詩,詞意極好,倒是從未見過,不知為何人所作。白穀兄可有興趣一觀?”

宋獻策見朱由檢意誌果斷,底子不為本身所動,忍不住長歎一聲道:“識時務者方為豪傑。中間雖有大才,卻不識時務,逆天而行,恐將來必有悔怨之時。”

他見孫傳庭又要先容本身,不肯泄漏本身的身份,忙主動道:“我叫尤儉,京師人氏,是孫先生的朋友。”

朱由檢卻嘲笑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就算李自成真的能成氣候,我也毫不會歸順於他。宋先生既能知疇昔將來,竟看不出小弟的身份麼?”

“小兄弟,你真的想通了,肯隨我去尋覓李自成了麼?”宋獻策大喜過望道。

他笑著搖了點頭道:“宋先生闡發得公然極有事理,但是說道破天機,則恐怕一定!”

見宋獻策一臉當真,朱由檢真想奉告他,那汗青上的李自成底子就冇甚麼治國理念,隻是藉著明朝表裡交困之機橫行一時。他又靠著“迎闖王,不納糧”的煽動性標語忽悠老百姓,最後還真的顛覆了大明江山。

朱由檢在心中默算:本年是天啟四年,那後年就是天啟六年了。天啟天子在天啟七年才駕崩,就算本身真有甚麼不測,那也不該在天啟六年。

這位宋獻策手拈短鬚,麵有得色隧道:“白穀兄過譽了,陰陽之道,無窮無儘,精通二字,弟實不敢當,隻不過略知一二罷了。”

朱由檢聽得胸中一陣憋悶,暗想莫非真的冥冥中自有天數,而此玄機被麵前這個矮瘦子給窺破了麼?

“萬子萬孫,內裡這個‘萬’字,應為‘萬曆’之意。”宋獻策點頭晃腦隧道,“萬曆爺的子孫,不就是當今聖上麼。‘祖宗山上’,是個湊字遊戲,這四字如何組合呢?隻要將‘山’字置於‘宗’字之上,這便是個‘崇’字了!”

孫傳庭喜道:“在那裡?”

宋獻策嗬嗬笑道:“這位小兄弟倒也直率。陰陽之學,包藏萬物之機,其妙無窮。最簡樸地說,它可知疇昔將來之事…”

“兄台且往那邊尋去,”宋獻策道,“弟與這位小兄弟談得投機,便不去打攪兄台了。”

朱由檢被他說得哭笑不得,心想莫非我還能給李自成去當馬仔?

“這《燒餅歌》乃我朝建國勳臣、誠意伯劉基所作,其意通俗晦澀,凡人覺得奇特難明。”宋獻策對勁隧道,“實在劉基精通陰陽法術,這《燒餅歌》中便暗含極大玄機。為恐泄漏天機,劉基故作切口,凡人自是難懂,但若懂了陰陽推演之術,便不難解釋了。”

待孫傳庭一走,宋獻策卻斂容悄聲道:“您請看這一句:萬子萬孫層疊層,祖宗山上貞衣行。公侯不複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卦曰木下一了頭,目上一刀一戊丁。這一句,便是暗射現在的天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