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征天下_第五十九章 通州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孫吉利忙不迭隧道:“那是天然,那是天然!”

驛丞將朱由檢一行人讓至前廳,殷勤地奉上酒菜。朱由檢饒有興趣地問他:“你是這裡的長官?敢問貴姓大名?”

林佑坤見狀冷然不懼,隻將劍鞘高高舉起,厲聲喝道:“睜大你們的狗眼,細心看看這是何物?”

朱由檢第一次進驛站,倒感覺非常新奇。轉過照壁,便是寬廣的前院。前院正中,有一座高高的鼓樓。再向北,則是氣度的前廳,透過前廳,模糊還可見前麵的客房,起碼也有幾十間之多。前廳兩側,另有寬廣的過道供馬匹通過。

誰知一進後院,立即看到院內停放著兩輛高大的木囚車。囚車以內鋪了些茅草,此時倒是空無一人。

朱由檢嚇了一跳,從速問林佑坤是如何回事。林佑坤抬高聲音道:“這兩輛囚車壓的是朝廷欽犯,一個是前遼東經略熊廷弼,一個是前遼東巡撫王化貞。”

想到此處,他也冇了胃口,從速倉促吃了幾口,即推說身材不適,分開前廳,前去前麵的客房。

朱由檢倒感覺“老王”這個稱呼很有當代感,笑著問道:“老王,你這驛站共有多少間房,多少驛卒,多少匹馬?”。

那驛丞並不敢胡亂猜想朱由檢的身份,見問到本身,忙滿臉堆笑地答覆:“高朋談笑了,卑職一個不入流的驛丞,哪敢稱甚麼‘長官’。卑職王長保,您喚卑職‘老王’便可。”

“那天然是本縣的百姓了。”老王侃侃而談道,“比如馬匹,縣裡每家農戶,都要給驛馬供應草料。但這馬可不是甚麼草都吃的,我們這的草底子不可,都是從外埠運來的。老百姓拿不出草料,就得折成銀兩交上來。”

孫吉利腦門冒汗,不住地解釋道:“千戶大人萬勿見怪,咱家真的不曉得您已經預訂了房間,不然毫不能有此曲解。何況咱家也有苦處,不得已才封了驛站…”

朱由檢在車內看得逼真,不由得大吃一驚。他本來覺得,所謂“飛簷走壁”隻存在於武俠小說當中,都是先人誣捏出來的。現在目睹為實,這才曉得當代技擊廣博高深,隻因後代尚武精力蕩然無存,才導致這些高深的工夫逐步失傳。

一刹時,從驛站前廳呼啦啦衝出幾十名東廠番子,各持刀劍在手,將林佑坤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朱由檢聽得悄悄心驚,他原覺得當代的老百姓不過就是交點田賦,不管是十稅一還是五稅一,交完公糧,剩下的就是本身的了。聽老王一說,才曉得另有這麼多的勞役。這還隻是驛站,其他各種苛捐冗賦,還不知要有多少!老百姓承擔如此沉重,時候久了,不造反纔怪!

老王笑道:“高朋有所不知。這‘歲俸’就是朝廷規定的名義上的俸祿;而這‘本質俸’,纔是真正必必要發給官員的實際糧米,其他的叫做‘折色俸’,均以他物按必然折算比率替代,或折絹,或折銀,或折寶鈔。現在國庫空虛,連本質俸都發不出來了,那些折色俸又儘是些一文不值的寶鈔。如果驛站如果冇點進項,那還真要喝西北風了。”

他如許想著進了早已為他籌辦好的客房,剛想喘口氣,卻從隔壁房間,傳來一陣狠惡的辯論聲。

但轉念一想,汗青的過程看來冇法竄改,曉得和不曉得又有甚麼彆離?這兩人又是朝廷欽犯,本身雖是王爺,但彷彿也冇權力鞠問,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