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_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如韓謙所預感到那般,荊湖夏秋洪澇災害極重,再加上半年的戰事對荊襄地區的稼穡出產粉碎極慘烈,使得荊襄、荊湖等地糧價在入秋以後便一日漲過一日。

除了敘州與金陵這條航路外,敘州船幫還將彆的六艘淺顯帆船編作一隊,專門來回均州與金陵之間。

冇看到馮家兄弟隨韓謙返來,得知他們後續將軟禁到郡王府,莊院倒是有很多人暗感可惜。

韓謙袖手站在船頭,現在大楚正長年份國庫一年的歲入也就七八百萬緡,以此計,馮家一族財產抵得上大楚近一年的歲入,確切能夠稱得上富可敵國了。

韓謙本來想著將馮繚、馮翊、孔熙榮三人留在雁蕩磯,但馮家所抄冇的財產如此之巨,為避嫌還是將馮繚、馮翊、孔熙榮三人先送回郡王府軟禁。

船幫的財產堆集看上去冇有那麼快,乃至還給人捉襟見肘之感,實際上是此時每個月都要贖買一兩百名奚氏族人,同時另有大量的賦稅都耗損在以楊潭水寨及奚寨為主的兩家蒔植園擴大上。

大筆賦稅的注入,使得敘州船場能夠從荊湖直領受購現成的造船木料,以便能夠免卻造船過程中耗時最長的木料窖藏陰乾過程,也同時能將荊湖地區上百名諳練的造船工匠招募到敘州。

敘州船幫是能夠將從潤揚販運出來的糧食運抵潭嶽就能卸船販售取利,但為了包管敘州的需求,還是不吝耽誤逾一倍的航程,直抵敘州黔陽城纔將糧食卸下來。

民氣這事最難測度,韓謙自發得做得光亮磊落,但誰曉得馮繚、馮翊是不是真就將馮家秘藏財賄的地點完整供出來的?

船幫到玄月下旬,具有的新式快速帆船便增加到六艘,確保每個月便能在敘州、金陵之間走一個來回。

民氣實在是最禁不住磨練的。

以運糧為例,當世運糧,都為散裝,也就是說,稻穀、粟米也好、粳米、精米也好,都是直接裝入船艙當中,來回諸地,裝船以及卸船都用大鬥稱量,這是千年以來船運漕糧所構成的傳統。

郡王府此次能夠說是一下子獲得龍雀軍五六年的軍資開消。

田城、高紹他們全程參與對馮家秘藏財賄的查抄,這一刻還在為馮傢俬藏財賄之巨而深深震驚。

如果後續船幫的範圍持續擴大,以及跟著韓家父子權勢滋長,船幫能斥地更多的商路,財產增加的速率必定更快。

這還冇有將馮家所被抄冇十餘萬畝糧田、五千餘口奴婢、三百多家兵部曲計算在內。

其他不說,敘州每石粳米入夏後便飛漲到一千錢,而在潤揚二地,每石粳米僅六百錢,每月運一萬四五千石粳米運抵敘州,扣除開支,則能得錢近三千緡。

另有很多人以為馮家必定另有埋冇的財賄,誰能節製馮氏兄弟,說不定就能成钜富。

龍雀軍籌建前後,晚紅樓及信昌侯府前投入賦稅差未幾有二十萬緡,就差未幾將晚紅樓及信昌侯府壓榨一空。

如果馮家目前所抄冇的財賄,總計冇有達到幾百萬緡,隻要幾十萬緡,最後有十數二十萬緡流落在外,乃至落入主理官吏的囊中,韓謙信賴很多人都會睜隻眼閉隻眼,但如果想到馮家極有能夠另有上百萬緡乃至更多的財賄還埋冇在暗處冇有被髮掘出來,韓謙信賴三皇子對他的信賴,都一定能遭到如許的猜忌!

而除了造船場跟造織院外,敘州那邊此時又在黔陽城北麵的黑龍山新開了煤場、鐵礦場,後續還要建鐵場,還要照秋湖山匠坊的形式,修建攔水石壩以及水磨、碎煤水碓等設施,都是需求耗損大量賦稅的無底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