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潘金蓮怎麼破_第12章 生意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布店老闆娘臨時溫馨了一陣,因而街上諸般聲響重新浮了出來。在一片烏央烏央的喧鬨中,潘小園終究辨認出了一個熟諳的而聲音:“炊餅哎——炊餅——今早上剛出爐的新奇大炊餅——”

武大瞠目結舌,連連點頭,明顯也感覺這類訂價太心黑了。就這一小塊豬油,攤到每個炊餅上,不過一個小指頭那麼大點,就能漲一半的價?

第一,武大的炊餅並非縣內百姓的“剛需”,也就是說,可替代的商品太多。左有湯餅鋪,右有餶飿鋪,餛飩攤,肉餅攤,另有街上那連續串的茶館酒樓,都是他有力的合作敵手。和那些湯湯水水的豐富早餐比擬,武大的炊餅唯二的上風,就是代價便宜、便於照顧。而這兩個上風又不是他獨攬的——貧乏核心合作力。

潘小園問出了一尺布的代價,冇誌氣地決定還是找藉口遁走。打了個哈哈:“阿誰,奴本日另有事……”

還債。攢錢。仳離。這三個動機拿出來曬一曬,便重新有了耐煩,漸漸哄他:“我們不是要從速把負債還清嗎?還了債,最好還能把這屋子買下來。買下了屋子,就不消交那一個月兩貫錢的房租啦。再說,我們現在月月要靠叔叔賙濟川資,如果傳出去,鄰裡間還不笑話我們?趁現在多攢點錢,今後萬一有個小病小災、紅白喪事,家裡也好支吾,對不對?我現在有個彆例,不消投機倒把,每日還是出去,卻能讓你每天多賺一倍的錢,不消再動成本——你乾不乾?”

潘小園強笑道:“那多不好,多影響你們買賣……”

隻見武大笑容可掬地接待來往客人,一手收錢,一手翻開擔子蓋兒,撈出白白的炊餅。這兩隻手左起右落,右起昨落,行雲流水,非常諳練。他拿炊餅的時候,手裡墊著一方白帕子,以免沾了銀錢的手指頭和食品直接打仗——這是潘小園死乞白賴要求他加上去的。

便有人問他,為甚麼明天手裡添了個白帕子。武大嘿嘿嘿笑著,隻是答:“我渾家讓拿的,潔淨,嘿嘿,潔淨。”

“這是我本日顛末屠宰鋪的時候,賤價買來的,”北宋期間還冇有精煉植物油,老百姓做飯時多用豬油,代價也不算太貴,“將它揉在發麪團裡,蒸出來的炊餅就會又白,又軟,又香。”

第三,市場順從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炊餅,都是百分之二十的主顧買走的。這部分“大客戶”,武大卻冇有和他們構成牢固的供需乾係,老是處於等買賣上門的狀況。而其他百分之八十的零買客人,固然隻是十文八文的買賣量,武大卻對他們正視得過分,常常為了多賣出一個炊餅,走街串巷,走到人流希少的小街坊裡去。

在收集上看過那麼多烹調食譜,本身又親手實際過很多次,這點信心潘小園還是有的。

一麵將那款“燎沉香”瞟了最後一眼,一麵逃似的分開布店,悄悄決定,如果今後能攢夠錢,必然要殺返來買買買。

她已經沉思熟慮過。陽穀縣群眾不成能一朝竄改賒賬的風俗。若強行讓他們還清統統的欠款,必定民怨沸騰,武大的買賣一天都做不下去。是以退而求其次,用“扣頭價”鼓勵主顧現金消耗——要賒賬,就要接管變相的貶價。肯付現錢的客人,一樣的兩文錢,便能夠買到進級版的豬油炊餅,算是賺到了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