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山海經_第381章 三天正法靈寶五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太上洞玄救苦拔罪妙經》、《太上生天得道真經》。

仰惟《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本於青霄隱書,蓋鍊度之秘文也。經中綱擁有四,其要在於主光亮罷了。一曰委炁立。蓋元始以一炁分判六合,運化陰陽,為萬物之本,周子所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二曰順炁生。蓋六合既判,陰陽既立,則人受此中和之炁以生,周子所謂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萬物化生者此也。三曰成萬法。蓋人道既立,必有聖賢者出於其間,陳法紀,立軌製,為之正德,操縱厚生而先人道不窮焉。子思子所謂修道之謂教,亦此意也。四曰主光亮。蓋此光亮,乃性體也,主雲者,奉之如君也,人能奉此光亮,常為一身之主,動靜語默皆服從焉,天然靈台之間,軒豁洞達,物莫能蔽,而道體全矣。《中庸》所謂尊德行,《大學》所謂在明顯德,《莊子》所謂真君,皆指此也。夫此光亮,大傢俱有,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為顏增,不為砳減,操之則賢,舍之則愚,得之則昇天國,失之則沈天國,凡天國中燒煮屠割,苦毒萬狀,皆因失此光亮也。是故天尊每救罪魂,必先假以神慧,使之返照心源,自識宿命,方其悔過之時,罪者立赦,囚者立出,眾苦消釋,身心泰然,比方旅人,半途亡其資,溫飽流浪,困路門路,一旦得寶,則百用立具,憂苦儘除矣。我天尊救苦之恩,亦如是也。亡故某於此光亮,倘知樂處,精加煉養,一朝勝利,浮泛當中自生彆體,能夠超度三界難,徑上元始天,尚何有天國之苦哉!用廣闡揚,更吟一頌:

眾和:難逢難遇《生神經》。諷《平靜經》

酷寒砭骨的陰風吹拂著他的身材,彷彿要把他的身材凍僵如鐵。為了體味這個處所要如何才氣夠儘快毀滅這裡寒氣,隻好應用本身的火焰力量。

經文上說道:大聖聞經,悟道天尊。

眾和:難逢難遇《心印經》。

《洞玄靈寶九天生神章經》、《太上老君說常平靜妙經》、《高上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身中神炁精,大傢俱足靡虧盈。能知異化迴風道,金鼎黃芽日日生。

仰惟《太上老君說常平靜妙經》,蓋高上老子西遊閬風時,為西王母演說,乃大道心法也。嘗試論之,六合萬物所宗者,一道也,經籍萬卷,所明者一心也。道有太常,心有真妄,修道必修於大道,論心先論於至心。大道淡然無形,而能運化群有,至心寂然不動,而能建立萬法,非心無以見道之全部,非道無以見心之妙用,道外偶然,心外無道。是故古之修道者,先修其心。何故修心?曰平靜罷了矣。何故致平靜?曰虛罷了矣。人能使方寸之地虛,則一塵不染,一物不留,寂然湛然,常清常靜,一神獨運,妙應無窮,能夠超出世死以外,是謂得道也。方寸之地苟不能虛,則百路千岐,勞勞役役於其外,七情六慾,繆繆擾擾於此中,與接為構,日與心鬥,方且流浪存亡之不眼,豈平靜之能致、道之能得耶!亡故某苟能於此有所悟,澄慮以求其清,遣欲以求其靜,失色忘物以求其虛,積成久之,天然一點靈光通天徹地,所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遊行三界,升入金門,左玄仙公豈欺我哉!用廣闡揚,更吟一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