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末年_第四七七章 交廣新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還是之前那人,用力的點了點頭:“尊君,不是我們不種糧食,而是廣州的耕地實在太少,我們全村上百口人,耕地隻要一千多畝,固然水稻能勉強種三季,但仍然是不敷吃,如果趕上了水水災害,顆粒無收都有能夠。

三令媛幣?劉裕等人不由互換了個駭然的眼神,這很多了啊!但是聽這名番禺百姓的口氣,竟然還嫌不敷,劉穆之忍不住問道:“你們村莊究竟有多少人?你們的支出在番禺算高了還是低了?金銀幣與五銖錢如何兌換?番禺的米價如何?”

這話一出,劉裕等人禁不住的現出了駭然之色,另有粉飾不住的戀慕,冇有人能推測,如雞肋般的交廣二州竟在衛風手裡變廢為寶了,廣州財路滾滾,交州成了糧倉,還的確是人間天國啊!

之前那人接過來,麵帶感激道:“前幾年南海太守府牙低價措置了一批海船,傳聞是原廣州刺史衛將軍授意南海太守專門賣給我們淺顯百姓用於經商的。我們全村高低上百人一合計,決定采辦一艘。

Ps:感謝lmxy的月票

再把話說返來,即便風調雨順,但地盤持續耕耘隻會變得瘠薄,收成也越來越少,有鑒於此,衛將軍指導我們多餘的丁口生長副業,比如蒔植香蕉,古貝、桑麻、甘蔗等等非糧食作物,我們全村經商討後,挑選的是香蕉,香蕉兩年生,第一造蕉八到十一個月收成,以後每造六個月收成一次,是以在兩年內能夠收成三次,同時香蕉隻要采取恰當的體例,采摘後完整能夠儲存數月之久,當然,最首要的還是我們村莊四周有些小山頭,種水稻固然分歧適,卻合適種香蕉。

這條船長二十丈,寬四丈,除了職員、食品與淡水以外,一次滿載能裝四十來萬斤香蕉,當然了,野地裡不成能收到這麼多香蕉,這是我們全村人種出來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