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大昌天子伸出一隻巴掌,在向張庸亮了一下。
這兒子都捐款了,當老子的豈能再坐得住?
一萬兩銀子,對於這些皇室成員來講還真未幾,就是那些實權在握的官員們眼裡,也算不了甚麼,可對於冇有外快支出的人來講,那也是一筆钜款。
翌日早朝,文武百官擺列兩班。
殊不知!
並且,平時最摳門,最儉仆的張庸和焦仁都捐了,其他大臣們還能坐得住嗎?
一堂朝會,直接變成了捐款現場。
“父皇,這捐款,不能少了兒臣一份啊!”
永寧思忖半晌,道:“老五的話也有事理,我們得定個數額,太多了也虧,太少嘛!又起不到擠兌那位的感化,就依我看,每人一萬兩銀子,如何?”
……
“如何擠兌?”
永樂轉頭看了一眼禦書房的方向,小聲道:“快走,都彆嘀咕了,還是聽二哥的。”
李嵩說完,把臉轉向張庸,道:“煩勞張大人給我也記上十萬兩銀子,為百姓抱薪,哪怕倒斃於風雪,老朽也在所不辭!”
“幾位哥哥都如此大義,小弟該當好好學習纔是,我也認捐一萬兩。”
永寧目光掃過文武百官,又把頭轉向鑾台,道:“眼下國庫嚴峻,兒臣想,這移民大計,為國為民,功在當世,利在千秋,兒臣願捐銀一萬兩,作移民所需之用!”
這個建議,倒是超出了大昌天子的猜想。
當然!
“回父皇話!”
惜財如命的五皇子永久,還是急於曉得該捐多少銀子?
出了禦書房,永寧一臉輕鬆。
“走,持續喝酒!”
輔國大臣李嵩和閣老夏士誠都捐了,剩下的大臣們,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紛繁上前報上了本身要捐的數額。
席間,三皇子永樂眸子子一轉,望著兄弟們又道:“局麵已經被二哥翻開了,依我看,再擠那位一把纔好?”
幾個小寺人忙得不成開交,替戶部尚書張庸,把大臣們的捐款一一記錄了下來。
拿出戔戔十萬兩銀子,這算得了甚麼?
作為朝中肱骨,哪能掉隊於彆人?
大昌天子目光安靜,緩緩從大臣們臉上一一掃過,然後把目光停在張庸臉上,“朕也為移民大計捐銀,五十萬兩。”
“你又有甚麼設法?”
“謝主隆恩!聖上捐出本身的銀子,天下哀鴻能不念著聖上的好嗎!”
這天子,皇子們都捐款了。
三皇子永樂,也不甘掉隊,張口就捐出了和二皇子永寧一樣的數額。
七皇子,八皇子一起上前,紛繁表示本身不能掉隊。
平時摳門出了名的焦仁,也站了出來,讓戶部尚書張庸也給他記上一千兩銀子的捐款。
幾個皇子,興高采烈又回到二皇子永寧府上,重新擺上了酒菜痛飲起來。
“聖上和殿下們,如此體恤百姓,微臣也理應向移民事件出一份力。”
“父皇,兒臣所食,所用,無不出自天下百姓,現在移民大計是安設哀鴻,兒臣也情願拿出一萬兩銀子!”
戶部尚書張庸,衝動得滿臉通紅,走出文官班列,向麵前的幾個皇子一躬到底,顫聲道:“幾位殿下如此慷慨,真令微臣打動啊!微臣代表戶部,先謝過幾位殿下了!”
到底是輔國大臣,一番話說得是大義凜然。
永寧大手一揮,對勁道:“現在,都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