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左顧右盼,遲疑說道:“回稟父皇,兒臣冇躲,隻是兒臣不知該列哪班?”
搜尋未果,大昌天子又是一問。
“兒臣……”
“九殿下國之功勞,受封那是理所當然……”
殿外群臣,分文武兩班,魚貫而入。
“見過九殿下,看來聖上此次必有封賞,老臣先向殿下道賀!”
“永康安在?”
大昌天子悄悄點頭,無法說道:“朝會班列,文臣武將,有序站立便可,你躲甚麼?”
這當,小爺我纔不上呢!
永康一臉誠恐,倉猝向麵前的朝臣行禮。
“永康謝過閣老,謝過尚書大人,謝過老將軍……”
看到永康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朝堂上群臣不免大笑一陣。
現在這兩失地,也理應由大昌收回。
“哼!今後如果誰在背後,妄言九殿下平淡無能,看我不打爛他的臭嘴……”
誰曾推測?
被打攪了睡意的永康,懶懶說道:“帶出去!”
永康看了一眼董慶堂拉開的空位,心想,小爺我如果往那一站,說不定,阿誰位置就會把小爺我捆綁到底,每天半夜就得起來趕朝。
也好,就隨他吧!
看來,是董慶堂對十幾年前的那一戰,已經是把熱誠銘記在心。
“朕已賜封你征虜大將軍職,武將班列就是,本日朝會,你理應參與國政。”
軍功,更是躍然麵前。
“聖上,理應賜封,但不能以藩王之位待之,還請聖上三思……”
而夏士誠,也正一臉陰鶩地看向這邊。
寺人傳完口諭,便又說道:“恭喜九殿下,聖上例外讓九殿下插手朝會,這但是參議國政的好機遇啊!”
站在武將班列第二的董慶堂,在他和兵部尚書之間,拉開了一個站位。
“為何非要站著?”
永康臉上一副不成置信的神采,呆呆地望向寺人。
並且,就前朝製的因循,那也是天子軍功顯赫的兄弟纔有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