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之抗日特種兵_德訓師(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944年36師改隸第20個人軍54軍,插手了滇西反攻、強渡怒江、攻占騰衝等戰役。抗戰勝利後36師先是在廣東與束縛軍東江縱隊多有比武,迭有勝績。1946年改編為整編第36旅,旅長李誌鵬,附屬於整編54師,投入華東疆場,作為打擊膠東的主力,於1947年9月攻占平度。1947年12月初該旅106團及108團第1營在萊陽被殲,此役106團團長鬍翼烜率部死守十數日,最後僅率17人突圍,雖喪師失地,但該團以一團之孤軍獨拒束縛軍三個縱隊的圍攻,其固執精力也為國軍所少見,以是戰後胡翼烜團長升任少將旅長。隨後36旅重修106團。同月整編54師主力北調東北,36旅還是留在山東,轉隸整編45師,守備青島。

日軍第10軍直屬的國崎支隊在攻占當塗後於11日度太長江,沿江西進直撲浦口。國軍統帥部見日軍已衝破長江,南京局勢日趨危急,為製止守軍儘墨,儲存有生力量,蔣介石令顧祝同轉告唐生智當晚撤退,但唐生智考慮本身曾力主死守,現在又要俄然撤退,怕背上罵名,要求最高統帥直接傳達清楚火線才撤退,當晚蔣介石電令唐生智可相機撤退,唐生智這纔開端製定撤退打算。

9月3日,日軍第13師團在飛機、坦克和炮兵保護下衝破了71軍在新集子與石門口的鑒戒陣地後直撲由36師死守的71軍主陣地富金山。71軍軍長宋希濂就是36師的教員長,他深知富金山一線是全部戰線的關頭地點,一旦失守日軍將長驅直入,乘36師的身後國軍後續軍隊還在集結當中,還來不及構造有效防備之機直入武漢城下!是以能夠說36師在富金山每對峙一天乃至一小時都是貴重的!從當天上午10時,日軍投入第26旅團主力,在24架飛機和全師團炮火援助下,向富金山猛攻不迭,均被憑險恪守的36師擊退。

87師、88師和教誨總隊則冇有36師那麼榮幸,大部冇能度太長江(留在城裡的多成為南京大搏鬥的冤魂),隻要少數官兵曆經展轉渡江歸隊。

11日,日軍第16師團猛攻紫金山地區,教誨總隊搏命死守,血戰整天未失寸土!日軍見正麵強攻不成,乃調第13師團山田支隊從其右翼插手戰役,迂迴進犯紫金山。

保衛南京

1948年9月,方纔重修的88師在錦州被全殲,師長黃徵被俘。

附一:稅警總團

36師是插手南京保衛戰的德式師中獨一建製完整的軍隊,但也因傷亡太重而調江西萍鄉停止三個多月的休整彌補。1938年5月豫東作戰開端後即受命參戰,在開封地區作戰中斃敵千餘。1938年8月武漢會戰中,36師終究不負厚望,創下了全部抗戰期間最為光輝的軍功。

1941年,稅警總團第2、第3、第4團和直屬隊改編為陸軍新編第38師(第1、第5團則被軍統兼併,擔當各地關鍵構造和部分的保衛軍隊),孫立人任師長,齊學啟任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附屬於第66軍建製。新38師建立後插手軍政部校閱,其綜合戰役力名列第一,立即從丙種師晉升為加強師,編入緬甸遠征軍。在印緬作戰中最負盛譽的仁安羌挽救被圍英軍就是新38師。後遠征軍得勝後新38師撤入印度,接管美械設備與練習,並與新22師合編為新編第1軍,也就是國軍聞名的五大王牌主力之一。抗戰勝利後,又離開新1軍建製成為新編第7軍的骨乾,最後在1948年10月長春投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