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叔在宅堂中備香燭酒果,告盟三界。隨後置了回禮,回禮較為簡樸:淡水二瓶,活魚五個,筋一雙悉送在元酒瓶內,稱為回魚筋。相對於周家豐富的定禮,王家的回禮顯得粗陋很多,這是考慮到藍怡的寡居身份,再嫁不成太張揚,不然惹人閒話。
相親時,男家擇日備酒禮到女家,或借園圃,或在湖舫內,兩親家相見。男家以酒四杯,女家則添備雙杯,取男強女弱之意。如果兩邊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若不快意,則送綵緞二匹,謂之壓驚,婚事也就作罷了。當然,女家待嫁女出場是比較隱晦的體例,藍怡常常聽到八婆二嫂八卦誰家誰家相親的趣事,各種烏龍。
“咦,這是甚麼?”周月娥取出承擔地下的一件輕巧的暗青色棉布對襟冬衣,摸著非常軟和。
周衛極細心地脫下身上的長袍疊好,又把冬衣穿上,藍怡考慮到周衛極的活動量大不懼冷,內膽中加的鴨絨並未幾,肩膀和胳膊處稍肥,留出了活動量。周衛極穿上長度恰好擋住小腹,果然輕巧和緩,連著他的心也火燒火燎起來。
“衛極,你瞧瞧弟妹這手巧的。”周月娥拿著藍怡給周衛極做的衣服在他身上比劃,“快穿上給姐看看合適不?”
周月娥是村內嫁出去的女人,孃家與二叔家離著不遠,相互知根知底的,兩邊對婚事都很對勁,加上媒人在中間妙語連珠地嘉獎,全部過程自是歡聲笑語不竭。周月娥已起好草帖子,上書周衛極的生辰八字,王二叔也取出藍怡的生辰八字,與她換過草帖。
她本身的定帖上,田產隻寫了十五畝的坡地和嫁妝、隨嫁金飾、金銀、珠翠,帳幔等物,這些都是王承德與鄭氏之前就訂好的,並申明隻是草貼,待結婚之前還要再添妝多少。北溝村內原王林山的水田、坡地、房產都在宇兒和寶寶名下,他們算作是王林山的養子。
她與周衛極是鄰居,這個環節天然也就免了。藍怡收到周衛極的定帖後,才曉得他祖父名周大運,父親為其三子週三發,母親張氏。周大運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彆離叫做周長髮、週二發、週三發和週四發,寄意非常吉利。
過帖後,兩邊家長均無貳言,兩人的婚事算是定了下來,都不消男女兩邊親身露麵。實在,按著大周的婚俗,若男女兩邊下定帖之前相互不熟諳,會有相親這一環節。
藍怡很獵奇大周覈算男女八字是否相合的標準,她隻大略曉得是按照兩邊生辰八字的年柱、日柱以及大運、流年的乾係測算出來的,大多數環境下是相合的。若不相合,兩邊若想結婚,則需求多捐香火錢請廟裡的和尚化解,隻是結婚伉儷兩邊若呈現不調和之處,如辯論、無子、早喪等,還會翻出當時批算的八字說事。
此次王家的回禮乃是藍怡給周衛極做的衣服鞋襪,俱是這些日子趕出來的,緹緞棉布都有,另有一身紫紅的衣裙,一看便是做給周月娥的。周月娥拿著回禮興沖沖地給弟弟送了疇昔。
周衛極乃週三發獨子,祖上三代無報酬官,俱為農籍,隻周衛極是從九品校尉。藍怡看著“從九品”三個字呆了呆,從九品還是最小的吧。李金剛是從五品東平通判,藍俊誌是正九品梅縣主簿,周衛極比他還低了一個品級。不過,好歹也算是個官了,藍怡笑笑,她對這些並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