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過量久,平涼城四門敞開,一街兩巷擺滿了香案,全城百姓擁上街頭,為終究逃過陷城之災而喝彩。在一陣昂揚的軍樂聲中,大清撫弘遠將軍圖海和撫遠參議將軍周培公,身穿吉服,騎在高頭大頓時並轡人城。王輔臣赤膊了上身,跪在城門口,自綁請罪。
圖海雄師入城,這一眼便見到了赤膊了上身的王輔臣,因而倉猝翻身上馬搶上幾步把他給扶了起來,並號令部下當即取來了一件衣袍親身為王輔臣披上,然後才親熱地責備說:“輔臣老弟你這是乾甚麼?剛纔培公已把你的情意向我說了,你固然錯走了一步棋,也也是情勢所迫嘛。現在能夠歸正歸順,不但救下了這全城百姓,還可穩定西線戰局,這也是一大功績啊!”
聽王輔臣的話音變了調子,周培公心中暗喜,便誠心腸說:“王將軍,彌天大罪可用彌天大功來補嘛。皇上皆有明言,以往將軍所做之事,乃是受人捉弄在萬不得已之下才鋌而走險的。隻要將軍棄暗投明,朝廷豈有不赦之理?隻要你情願建功報效,朝廷又豈有不消之理,周某和圖大將軍願以身家性命,為將軍作保。”
周培公冇有就這麼放過他,而是持續逼近道:“你不說,我替你說吧!你的確是帶了兵馬,不過也就隻帶了不敷一萬的老弱殘兵,如何稱得起是三萬精銳呢?你們星夜奔馳近千裡,又如何能稱得起精兵呢?算了吧,不要再玩自欺欺人的老把戲了。”
周培公聽了也是微微一笑,這時候王屏藩麾下應當是分不出甚麼兵馬開赴平涼的,因而就出聲問道:“好好好,方先生說得真好。鄙人想叨教一下,你本來不是說有三萬兵馬嗎,為何一下子便又變成了一萬,哼,清楚是冇有兵馬前來,那你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王輔臣從侍從手中,取過那支豹尾槍。雙手呈給圖海:“圖老將軍,這是聖上欽賜我的豹尾槍,我孤負了聖恩,無顏再享此殊榮,現在呈給軍門,請代我交還聖主。王輔臣願隨你回京待罪……”
“這,這……哼,我們的兵馬從那裡來,不必稟告你周先生。”方文軒理屈詞窮猶自辯白道。
當時候王輔臣但是伏地謝恩稱的,那話現在本身還清楚的記得,“臣如何敢不儘忠貞之節、竭犬馬之力,粉身碎骨酬謝陛下的大恩。”也就是從阿誰時候起,王輔臣才就此告彆寄人籬下的境遇,開端成為專鎮一方的大將了。但是現在想起這些,真的是淚流滿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