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_第三百六十九章 發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之以是直接送到猴嶼港,耿精忠這是想著將這些精鹽交給這些海商們去發賣,他們現在的確是冇精力再去親身操縱這個事情了,還不如直接就在港口將這些精鹽發賣,歸正代價也不會低到哪兒去。猴嶼港這邊有很多江浙一帶馳名的大商家代表,應當能夠說是大私運販子,就是完整吃下福州這個精鹽煉製廠出產的統統精鹽也是一點勁也不耗。究竟上,當港口被耿精忠聘請而來的販子們一看到擺在麵前的一罐罐白花花的精鹽時眸子子都綠了,隻不過他倒是不曉得這些精鹽都是麵前這位威武不凡的多數督殿下用那些不值幾個錢的粗鹽提煉出來的,這但是一本萬利點石成金的買賣。

這底子不需求他們下甚麼本錢,以他們的信譽就是在耿精忠這邊賒賬,賣完了再來給錢都能夠,做二道估客也能有那麼高的利潤,一個個立馬就搶破了頭!(未完待續。。)

(新書求保藏、保舉票,奉求奉求!你們的存眷是我寫作的動力,感謝了!)

事情已經決定下了。因而福州、漳州、泉州幾府鹽場四周同時完工建立了十個大型的煉製精鹽的廠,如許的廠扶植起來很簡樸,隻需求很多的鍋灶,園地必然夠大,廠房也得夠寬廣。需求的人手他們倒是不擔憂,固然也能夠從平頭百姓中招募,但是為了安然,第一挑選還是參軍屬中遴選。不說彆的。就是這將近成軍的三萬新兵家眷就是個龐大的數字,用兵士軍屬,根基上不消擔憂有人保密的事情了。但是事情是這麼說,但是還是要派重兵緊緊扼守,毫不答應任何一人私行出來。

在離長樂鹽場不遠的精鹽煉製廠裡完工了三天後,身上都是一股子海鹽味的鹽場保護隊便分出一隊人馬帶著第一批提煉出來的精鹽到了猴嶼港,耿精忠等接到動靜也很快的從馬尾虎帳來到了這裡。新出產出來的精鹽全都是被裝在了陶罐內裡,就和福建各府縣食鹽專賣店內裡的那種陶罐一樣,隻是在罐子內裡寫著精鹽二字。

“現在每個月本都督都能夠供應一百五十萬斤的精鹽,從本都督這裡,代價同一都是一斤百文,至於你們運到他處賣多少錢就隨你們了。”耿精忠如是說道。這十個精鹽煉製廠均勻每個廠子三天就能煉出一萬五千斤的精鹽,一個月一百五十萬斤底子冇有甚麼題目。這個數字好似很多,但是對於天下廣漠的人丁與需求量就顯得很少了。江浙敷裕家庭底子就離不開精鹽,江浙兩省一個月就得耗損掉三十萬斤差未幾,再者除了廣東、福建、江西現在是耿精忠的地盤能夠通行無阻以外,其他省分耿精忠的觸手還不輕易伸出來,而這港口上的販子來自於四周八方,廣西、湖南、江浙乃至於都城的都有,他們最善於的就是私運,當然是在福建廣東以外的處所私運,在這邊是要在海關總署繳稅的。

在耿精忠身邊人看來,這麼一門奇異的技能能將粗鹽竄改成精鹽,確切是有些匪夷所思。不過這門技法固然奇異,但卻極其簡樸,任何人看了一邊後就能學會,是以要大範圍的出產精鹽,保密還是很首要的,不然如果此法泄漏出去那麼今後精鹽也就賣不起代價了。

長樂鹽場,現在早已經大變樣,不但是範圍上比本來要大上了一些,就是鹽池也變成了方磚與水泥砌成的,不再是本來那粗陋的土水池。耿精忠真是有些悔怨先前收了鹽場的時候冇有當即就脫手提煉精鹽,體例流程早就有了,但是在忙活著將鹽池改革好以後立馬就投入到了打擊呂宋島的大事當中,這一件事情倒是被擔擱下來了,厥後的事情更是多,一向倒也冇想起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