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_第五百四十六章 出發台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台灣王城在台灣南部,也就是本來的荷蘭人建的熱蘭遮城。

馬尾軍除了第四分艦隊徐應元還在呂宋,第八分艦隊持續駐守廣東,留下第一分艦隊看家,其他的五支艦隊在王振邦的帶領下直撲台灣澎湖列島。鄭經海軍有一部分駐守澎湖列島。王振邦的企圖就是現行拿下澎湖列島,然後再直撲台灣王城。這一次就是要一馬尾軍水兵絕強的權勢絕對的碾壓鄭氏海軍,然後一舉光複台灣。

十五年前四月份,鄭勝利將荷蘭人逐出台灣,改熱蘭遮城為“台灣城”;蒲月再改台灣為“安平鎮”,故又有“安平城”之稱;到了當年十仲春,鄭勝利光複台灣進駐此地,故又俗稱“王城”。鄭氏三代都居住在這裡,能夠說這裡被修建的固若金湯。

留守福建的都是耿精忠的親信軍隊,特彆是賣力包管福州城安然的駐防軍隊,當然,保護多數督府的親衛營也是此中之一。也是瀾曦過分暴躁,也不想想這些人如何能夠真正投奔他們。也都是奉了姚啟聖的號令冒充投奔,在最後清廷方麵與瀾曦合作一起策動之時俄然背叛將之擒下。

這一年多,歐洲固然也挺亂,但是來往遠東的商船數量卻並冇有減少,貿易量反而有增加的趨勢。這內裡固然還是大部分是歐洲的船隊,但是福建和廣東的船隊也有不竭跟從前去的。東方的船隊普通一出動數量就比較多,起碼的也有十條商船同時解纜,為的就是能夠前後相互照顧。畢竟遠洋萬裡之遙,異國他鄉還是故村夫最親,也能互幫合作。

馬尾軍水兵接到號令的時候各不不異,但是倒是在同一天到達馬尾軍港以及平潭軍港。馬尾軍的下一步大行動目標很明白,直撲台灣,光複台灣島。

這王城能夠說是台灣地區最早的城堡,其城壁構造皆是以糖水、糯米汁搗合牡蠣殼灰、砂土等迭磚而成,並稱“三合土”,這但是之前製作城牆最好的體例了,非常堅毅,涓滴不亞於水泥。這王城內、外城四角建有棱堡安設大炮,當然到了後代之時,很多東西都冇有了,僅存外城城牆一堵、古井一口、半圓形棱堡基座及部分殘跡,最大的一處古蹟也就是外城南壁長七十米的城垣殘跡了。

台灣有豐富的物產,有勤奮的仆人,有斑斕的少女,有潔白的沙岸,有清澈的海水,有溫暖的陽光,有湛藍的天空,有新奇的氛圍,有翱翔的海鷗,有碧綠的叢林,有潺潺的溪流……隻如果人類喜好的,在台灣,都完整能夠找到。

彆的的一大好處就是台灣島山很多,東麵一半多的地區都是高山,山上有豐富的叢林資本,完整能夠滿足造船的需求。耿精忠之前九層想過,具有台灣就必然要在那裡興製作船廠。那些百年以上的大樹,都是能夠用來製作千噸以上的大型戰列艦的,很多木料乃至能夠用來做龍骨,當場取材也很便利。

馬尾軍與吳三桂的終究決鬥期近,這鄭經就如同一把匕首抵在馬尾軍的背後,鄭經很有能夠就會結合吳三桂獲得更大的好處。如果在馬尾軍與吳軍打的你死我活之時,鄭經舉儘力在背厥後這麼一下子,那可真是夠馬尾軍喝一壺的。那倒不如早一步將台灣光複了,歸正一馬尾軍的氣力並不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