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_第五十七章 銀幣換銀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光地點點頭,表示附和。從桌上拿起一枚銀幣,對著邊沿一吹,敏捷放到耳邊,頓時“嗡嗡”的聲音便響起,尾音悠長而清澈,非常清楚。不由讚歎道:“這銀幣吹出的聲音還真好聽,其他仿造的銀幣也是如許嗎?”

李光地又拿起彆家仿造的銀幣,也是一樣一吹,固然也有聲音,但是卻很微小,並且聽不見有如許的尾音。“世子,這一樣是銀幣,為何聲音大有分歧,莫非說是含銀多少的題目?”

“看出來冇有?我們的銀幣都是鋼模具由水裡機器衝壓而成,筆墨、圖案都很清爽,且流利天然,後背的盤龍身上的每一片龍鱗都詳確入微,而這些劣幣則圖案恍惚不清,拖泥帶水並且不平整。再比較一下邊齒,我們的銀幣邊齒詳確均勻,規整齊截;劣幣的邊齒則粗糙,整齊不齊,特彆是這一枚,上麵竟然另有部分修銼的陳跡。就憑這類程度,也來鍛造銀幣,想要分一杯羹,好笑不自量!我已經讓各地賣力置換銀幣的伴計詳細奉告判定真假銀幣的體例了,起碼這些個劣幣在我們福建是行不通的。但是外省的百姓就要吃點苦了,那些劣幣可都不如銀錠的含銀量高啊!”

近四百萬兩的新錢撒出去,充滿了全部福建市場。小到兩錢一個的銀裸子,大到一兩一枚的銀幣都大受買賣人與平頭百姓的歡迎。特彆是這兩種銀幣和方形的銀裸子大大減輕了商家的事情量,因而很多商戶在買賣的時候都指明要靖南王府監製的這類銀幣。一塊塊銀幣用紅紙封起來,也非常便利計算。

鑄幣工坊的火力全開,也使得鑄幣任務非常順利的完成了。自從馬尾鑄幣工坊建好完工到現在,也才僅僅疇昔一個半月,本來的二十台範體和後加的十五台日夜不斷的趕工,兩千萬兩白銀全數被鍛形成了銀幣以及銀裸子。直到此時,鑄幣工坊的工匠們才鬆了一口氣,開端恰是放假歇息。

“世子,部屬真是對你佩服的五體投地。就這麼一個行動,就將再次賺取三百多萬兩的銀幣。長此以往,待到銀幣通行天下,我們隻要通過不竭的鍛造銀幣來置換銀錠便能夠大發其財,坐等收錢了!”李光地看動手上關於銀幣事件的詳細記錄,不由的大加感慨。

耿精忠笑了笑:“耐久嘛,要比及我們堆集了充足的氣力才氣進入更多的省分,我們的銀幣各個方麵都比彆人的要強,那些銀幣在我們麵前都能夠稱之為劣幣。當我們的銀幣進入他省時,商家百姓會更加承認我們的銀幣,如許漸漸的淘汰掉那些劣幣。嗬嗬,不要小瞧老百姓,他們固然大部分愚笨,但是卻不傻,分得清好與壞的!據我估計,要不了多久,朝廷能夠也會脫手,畢竟鑄幣向來都是朝廷的事情。我們算是開了鍛造製式銀幣的先河了!”

耿精忠的這個行動一出,庫存的一千八百萬兩銀幣敏捷被置換結束,這也才僅僅花去了半個月的時候。如許一來,全部福建市道上幾近找不到一個銀錠,現在市場上利用的全數都是型製、大小、重量完整同一的銀幣。銀幣的暢通更加促進了商貿的繁華,人們再也不消煩惱銀錠的成色、重量等等題目,拿過銀幣便能夠直接利用,歸正一個範例的銀幣全都完整一樣。

大戶人家手裡不再大範圍的置換銀幣,耿精忠便把重視打到了小商戶以及淺顯百姓身上。小商戶平時的週轉幾近就是他們全數的銀子了,而淺顯百姓就更不必說,他們手上本來就冇多少銀子,家裡能有二十兩存銀的就已經算是小康家庭了。耿精忠號令各地公主坊貼出佈告,當場停止銀幣的置換。這一事情就比較煩瑣了,小民百姓陸連續續的進入公主坊籌辦好的處所停止置換,散碎銀子需求不斷的稱重,一天下來也使得伴計們累的腰痠背痛,真是上麵動動嘴上麵跑斷腿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