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照灼_第379章 他比你我想象的更無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冇法翦除。

永昭長公主抬眼,不閃不避的回望著太後“母後,是女兒身也無妨。”

就如許茫然無措的死在天子的權欲私心和詭計狡計裡。

“母後曉得。”太後盈滿淚水的眼眸裡,閃過欣喜“母後是想你能走的順利些。”

“往昔,是你我被嫡親血緣矇蔽了雙眼,在不知情的環境下為虎作倀助紂為虐。”

龐大又混亂。

她的永昭,本就是光榮加身的長公主,何必冒如此風險。

她也有些捨不得翦除。

“求母後成全兒臣所願。”

當初,謝灼所持的墨玉令牌上雕鏤著一條墨龍。

她又何必討人嫌,硬要做一個搓磨兒媳的惡婆婆。

“哀家唯有一願,倘若你心想事成,還請讓他死的痛快利索些,莫要熱誠折磨他。”

以太後尊位臨朝,皇位之上的也是灼兒的血脈。

永昭長公主冇有推拒,順從本心將墨玉令收下。

太後聲音沙啞,語氣哽咽,渾濁的眼淚奪眶而出,從臉頰劃過,一滴一滴砸在奉著佛像的供桌上。

“兒臣再次哀告母親,為天下計,為百姓計,為宗廟計,為兒臣計,準允兒臣所請。”

不是或許,是必然!

太後衰老的眼眸裡水霧滿盈,昏黃中,佛龕中的玉佛像映入視線。

“他是榮金珠早逝的幕後推手。”

可貴見如此無懼恐懼、聰明果斷又新鮮如似錦繁花的女子了。

貞隆帝幼年時,才調並不出眾,勝在為人良善。

可以是任何人,但毫不該是天子。

天子,不得不以死賠罪,不然不能平沸騰的民怨。

顧榮纔是真正的不穩定的身分。

“自探傳聞,心下便再難安。”

“先皇留給哀家保命的底牌。”

“但,你還是挑選坦言相告。”

君若無情,那便取而代之。

太後也分不清到底是為北疆慘死的將士、百姓而落淚,還是在為結局已定的天子抽泣。

她信,女子主政,不會是曇花一現。

永昭長公主果斷的聲音傳入太後耳中。

“我兒如果男人該多好。”太後伸手,悄悄的撫了撫永昭長公主的髮髻,由衷道。

“永昭。”

遠遠瞧著,好似玉佛滴淚。

“現在,展開眼睛,得見本相,該撥亂歸正了。”

“你且放心去吧。”太後欣喜安撫著永昭長公主。

“母後,父皇在油儘燈枯之際賜龍紋玉佩給兒臣,這何嘗不是期許。”

以皇後之尊當政,也是灼兒的皇後。

她有她的私心,她有她的軟弱,她有她的躊躇。

“有此令,你能夠超出於天子之上,號令隱龍衛高低皆從命於你。”

卻不知,天子罪孽滔天。

也不必有轉頭路。

這一瞬,太後如同一棵老樹,定在原地,眸底看望、質疑、驚詫、恥辱交叉。

豁出去賭一場,又何妨。

“實在,不管哀家表態與否,都不會影響你的打算,對嗎?”

太後顫抖著,泣不成聲,斷斷續續道“如果早知如此,當年倒不如不替他爭儲君之位。”

“永昭,想做甚麼就去做吧。”

“怨怪榮金珠回絕他的求娶,趁便忘懷了榮氏二老奉上的數十萬兩白銀。”

永昭長公主輕歎一聲,闔了闔眼,斂起龐大的思路,又敏捷展開“是。”

這些光陰,她細細回想、思考了顧榮的言行舉止,愈發肯定顧榮骨子裡有股瘋勁兒和狠勁兒。

“永昭,哀家深覺得恥。”

小佛堂裡供奉的半人高的玉佛,就是榮金珠花重金、發兵動眾從天竺梵刹請來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