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赤狄的步兵早已四散而去,這些馬隊們更是殺的得心應手起來,手持長槍或者是馬刀,輕而易舉的便能砍翻一兩個或刺穿一兩個。
赤狄曉得木耒的封地冇有戰車,以是,赤狄隻需求防備木耒的馬隊。赤狄也曉得這些馬隊非常短長,因而在步隊的兩側也安排了弓馬隊,就是為了抵擋木耒的馬隊。
赤狄的戰陣是如許安排的:正前是200多輛戰車,前麵是1000騎馬的弓馬隊,再前麵是奴兵和弓兵、長戈兵、盾牌兵等。因為赤狄人多,以是他們列的陣很密,也很寬,有一裡半地那麼寬。
長槍兵和盾牌兵內裡,還混有一些投彈手,就是投擲手雷的炮兵。如許的投彈手裝備並不是特彆多,約莫十米一個,統共四十人,每人帶五枚手雷,在戰車和盾牌交纏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便向前麵的戰車投擲手雷。
平時他們和輕馬隊們(騎射兵)一同在覈心騷擾,等情勢大好的時候,便會和這些輕馬隊們一同上陣砍人,或者是追擊潰敗。
冇有幾輛戰車能超出了陷馬坑地區,大部分的戰車都癱瘓在坑裡,而前麵的戰車卻還是向前衝,因為躲閃不及,無數的戰車全都癱瘓在這狹小的地區內。
在第二批火箭彈發射完以後,封地兩翼的馬隊出動了,他們直衝著狄兵兩側的弓馬隊而去。
木耒的兵有5000人擺佈,兩側各是500多的馬隊,中間正火線是木盾。這木盾是特製的,上麵有孔,盾牌的正麵有幾根利刺,木盾前麵用木杆斜撐在地上,無需人便可成80度角站立。
再前麵纔是冇上過疆場的新兵,手持長槍、鐵刀、長戈等。如果仇敵潰敗,纔會命他們上前追擊,或是打掃疆場。
赤狄的弓馬隊總數近3000人,每個側翼放了千人的弓馬隊。封地一側是500的馬隊,此中300是重馬隊,300重馬隊突入這1000人的弓馬隊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砍瓜切菜般便殺了個對穿。
在這坑的絕頂,又是一排盾牌,另有密密麻麻的,伸出盾牌的長槍。在這個盾牌前麵,另有第二組的火箭筒。這一組的火箭筒仰角很大,今後處發射出以後,估計能四百多米的間隔,這個主如果對於前麵步兵的。
赤狄步兵軍陣已然大亂,已經有很多人開端向後奔去,話說兵敗如山倒,真如果逃了起來,連正規的軍隊都冇法禁止,更何況有些還是臨時拚集來的奴兵。
劈劈啪啪的巨響傳來,震驚了統統的狄兵,更是嚇驚了弓馬隊的戰馬。那200餘輛戰車冇如何受影響,還在儘力的向前衝著。
在盾牌前麵,是30個手持火把的炮兵。在炮兵前麵是六十組火箭筒,且將2枚火箭筒的導火索捆在一起。
這一撞,那木盾如紙糊的一樣,完整的躺平在地上,那半米長的利刺全都硬生生的立了起來。
此戰封地統共出兵5000,而赤狄又從邯鄲邑拉來一些潞氏的人,以及一些邢衛的奴兵,總人數達到了人之多,比本來的六七千人整整多了一倍。
如許戰車行駛出去,即便馬冇有被這坑陷住跌倒,也能夠將車給顛散架。就這三四十米的間隔,估計也冇有幾輛戰車能再次衝到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