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中人一聲嘲笑:“大旃檀功德佛光?楞伽寺至高秘法,傳聞此法共分九重,練成以後便可於虛空當中凝集不滅金身,證得大乘果位,隻是不知你三嗔和尚究竟練到了第幾重?”語含調侃之意。三嗔和尚森然道:“便是隻練得一點外相,也足以降魔衛道!”口氣雖重,麵上卻還是笑嘻嘻的。
他七歲時旅遊楚山,就在天機台墜崖,幸虧被崖邊一株老樹勾住衣服,這才倖免於難。卻發明山崖壁上生著一株黃白小花,他幼年貪玩,彼時饑餓難忍,便將那花連同根莖一起采下吃了,誰知那花恰是道籍中所載二十七種能助漲功力的天材地寶月華英實,此物秉太陰之精而生,已稀有百年火候。淩衝少年純陽之體,甫一入腹,立即陰陽交兵,昏死疇昔,幸虧王朝隨後趕到,立即將他送回府中。
三嗔和尚一驚,喝道:“通幽煉魂劍!本來是噬魂道的大幽神君!”心念一動,大旃檀功德佛光俄然化成一根降魔杵,金光燦燦,直往通幽煉魂劍劍光之上砸去。誰知那劍光滑如遊魚,於間不容髮之際逃了開去,劍光輕閃,嗤嗤連聲,又將功德佛光斬開一大片。這大幽神君乃是噬魂道中稀有的妙手,一手通幽煉魂劍無形無質,采生靈冤魂以幽冥鬼火煉製,專克道家佛門神通,如果不謹慎被此中魂力肮臟,立即便要靈性儘失,功候散儘。
哪知王朝對他非常防備,三嗔悄悄起火,略施神通,以寄魂之法,運念力凝集佛陀金身將王朝神魂彈壓,卻被淩衝就醒,順勢給了他一個恃技自耀的考語,絕了向佛之心,如果他曉得,也不知該當如何悔怨了。
這套《太玄劍法》當年王朝偶然中從一座破敗道觀的供桌底下尋來,可惜隻是一部殘篇,唯有一十三招,內附數十字的內功口訣,王朝數十年參研,也隻練通五招罷了,但就憑著這五招劍法,也已縱橫江湖大半生,足見此中能力。他將淩衝視為己出,便將劍譜傾囊而授,不想淩沖天賦異稟,特彆於劍道之學更有奇特貫穿,不出數年便已登堂入室。
三嗔和尚微微抬眼,腦後現出一團佛光,沉浮不定,此中模糊有禪唱之聲傳來,那黑雲如有生命,伸出無數黑爪往他身上抓去,被佛光一照,頓時收回慘叫之聲,冒起道道黑煙,腥臭難聞。
傳說千年之前太祖天子便是在此與近臣劉忠文一麵品茶手談,一麵縱論天下大事,定下大明治國的方略。當時劉忠文便曾指出分封藩王之弊,隻是太祖過分寵嬖幾個子嗣,留了私心,不肯服從奉勸廢藩。公然不出劉忠文所料,太祖駕崩不太短短數年,便發作了靖難之役,皇位易主。此時天機台上冷冷僻清,毫無人影,混看不出當年太祖駕臨時的熱烈喧嘩。
且說那少年和尚在楚山上目送淩衝與王朝倉猝下山也不禁止,還是托著黑漆漆的缽盂漸漸上山。他沿著淩衝所說門路徐行而行,來到一座石台之前。這座石台恰是前文所提的天機台,本是一塊三丈見方的平台,純是天然天生,翼然於山崖之上,卻毫不顯得高聳。台上有一方石桌、四個石凳,石桌上刻著縱橫細線,當是一處棋盤。
隻是他所遇也是異派魔教當中稀有的妙手,隻為一處前輩神仙遺寶而來,魔功也非平常,大旃檀功德佛光一出,所到之處黑雲莫不消逝,那人也不起火,隻嘲笑道:“功德佛光公然短長!隻是我噬魂門的功法也不差!”忽有黑光一閃,一道劍光飛起,嗤的一聲,竟如裁紙普通將功德佛光平平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