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禪位前奏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可趙眘偏要這麼做,不管誰勸都冇用!定要完成這最後一點對他“爹”的敬意!那就守吧!歸正被壓抑得太久的人已風俗於苦逼,定讓他自在飛揚蕭灑,他估計還會不適應…

本月。南宋邊疆有動靜稱:西遼末帝耶律直魯古將取道西夏以攻打金國。這是個南北夾攻的好機遇?宋孝宗頓時密詔吳挺、留正,讓他們從四川籌辦出兵。但樞密使周必大力勸趙昚要慎重,勿輕動。不久後這一動靜被證明是訛傳。宋孝宗感慨“卿真有先見之明啊”

4月8日,完顏雍達到東京遼陽府。9日晨,拜見孝寧宮。下詔免除東京百裡地內的一年租稅。5月2日,完顏雍達到上京會寧府光興宮。3日晨,拜見慶元宮。11日,金世宗在皇武殿設席。諸王、妃、公主、宰執、百官、命婦各有犒賞。

淳熙14年(1187)10月4日,太上皇趙構開端抱病。宋孝宗趙昚特地罷朝、視疾,並大赦天下,覺得“父親”祈福。8日,趙構在德壽殿歸天。享年81歲。這個高齡在中國統統帝王中排名第四,僅次於89歲的清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86歲的梁武帝蕭衍、82歲的一代女皇武則天三人。

6月24日,留守監國的大金皇太子完顏允恭歸天。太子妃及諸皇孫奉詔以漢儀服喪。太子本性仁厚。在東宮15年,恩德佈於天下。一朝薨逝,侍衛、百姓皆為之慟哭,更是紛繁欲突入東宮哭祭。樞密使徒單克寧不得不“身護宮門,嚴飭禁衛,報名可入”卻仍彈壓不住。徒單克寧火了,聲色俱厲“主上巡幸未還,太子不幸至於大故。汝等此時以死報國乎?吾亦不敢愛吾生也”諸人這才寂然敬憚。皇孫完顏璟哀傷過火。徒單克寧說“抽泣,常禮也。但殿下身居塚嗣,豈能以常禮而忘社稷之重乎”對太子侍讀完顏匡說“爾侍太子日久,親臣也,今皇孫哀毀過火,爾當固諫。謹視皇孫,勿去擺佈”

7日,尚書省製成太子守國寶進獻。完顏雍召來完顏允恭麵授之“上京,祖宗興王之地。欲與諸王一到,或留二三年,以汝守國。譬之農家種田、販子營財,但能不墜父業,即為克家子。況社稷任重,尤宜畏慎。常時觀汝甚謹,本日能紓朕憂,乃見中間考也”完顏允恭答“兒臣在東宮二十餘年,不對甚多。陛下以先皇後之故,何嘗見怪。臣誠愚笨,不克負荷,乞備扈從”完顏雍說“凡人養子,皆望投老得力。朕留太尉、擺佈丞相輔汝。彼皆國度舊人,可與商討。且政事無難,但用心公道。無納讒邪,久之自熟”太子流涕受寶,擺佈皆為之打動。

三年的光陰很長,會產生很多事情。連趙眘這等意誌果斷,發誓要解除統統禁止,對峙為“爹”守孝的高朱紫等也冇法做到八風不動,死守一心…(未完待續)

淳熙13年(1186)2月25日,宋孝宗與大臣們會商唐史“朕觀唐世大將,得人頗多。蓋緣內討方鎮、外有吐蕃回紇,無時不消兵,以是人皆習熟。國朝仁厚,不動兵革餘三五十年,故名將少”右丞相王淮對曰“人才遇事乃見。但如真的中外多事,用兵不已,亦非美事”28日,宋孝宗再論唐史“朕每事以太宗為法,以德宗為戒”5月2日,宋孝宗又論唐史“朕每見陸贄論德宗事,何嘗不寒心。正恐有德宗之失,卿等當言之。德宗不肯推誠待下,雖經奉天離亂,終不悔過。此以知其不振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