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大理亡國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本月,忽必烈在張柔的家中又得一漢大家才:郝經。這小我終究將為忽必烈滅南宋、一統天下供應一個最‘公理’的藉口。

8日,蒙古在京西南路的光化軍築城,開端運營荊襄。17日,宋理宗問起北軍在光化築城之事,謝方叔發起:派暖和守光化,令其在鬲奴堡隔江與之相持。並在光化軍上流的均州增兵為備。

22日,宋理宗下詔:李曾伯敏捷去重慶上任。其京湖職事,由呂文德主之。

8月3日,因餘晦誣告,餘玠治蜀時的首要助手、利州路安撫使兼閬州知州王惟忠被以潛通蒙古的罪名,下大理獄。由丁大全、陳風雅審判。

6月11日,荊湖北路運判兼鄂州知州餘晦入覲,宋理宗說“西事乏人,卿可為朕行”餘晦答“臣資淺望輕,西事又一貫不熟。冒然承諾,恐誤國”宋理宗歎道“餘玠已不可了!朕與宰執大臣們沉思熟慮後,感覺冇有再比卿合適的了”13日,餘晦被任命為四川宣諭使。

本月,拔都遣使,求購萬錠珠銀,蒙哥以千錠授之“太祖、太宗之財,若此用度,何故給諸王之賜!請大王細思。此銀就作為此後歲賜之數吧”

本月。蒙古軍攻打潼川府路的合州,被一代豪傑王堅擊退。又攻打廣安軍,被曹世雄擊退。

本月,忽必烈任命廉希憲為京兆宣撫使。京兆之地,節製隴、蜀,諸王貴藩各在擺佈,百姓又是戎、羌異化,向來難治。可經“廉孟子”的管理後,境內大安。

11月3日,15歲的忠王趙禥正式行冠禮,賜字趙邦壽。

3月9日,三次出使蒙古、被截留七年的南宋使者王元善終究返來。

本年,蒙古斷事官孟克薩爾歸天。

25日,王惟忠被斬首於都會。臨行前,王維忠痛斥陳風雅“吾死,當訴於天帝,看你能久活世上嗎”公然,陳風雅隨即歸天。

6月7日。殿中侍禦史吳燧受宰相教唆,彈劾餘玠在蜀剝削罔利共七大罪。宋理宗也不加詳查,就命餘玠子孫交削髮資,犒師賑邊。13日,宋理宗問輔臣“蜀事當如何措置”左丞相謝方叔建議:由京湖製帥兼領蜀地。宋理宗同意“此不成緩”敏捷下旨:李曾伯還是節製四川。同時升賈似道為同知樞密院事,職任還是。15日,宋理宗下旨:利州王佐,死守孤城,屢挫敵鋒。又能痛罵降將南永忠,其忠可嘉。今更進一官。餘晦在四川屢敗於蒙古,形成邊事大壞。27日。被召回臨安。本月,宋理宗下詔:免除利、閬、隆慶、潼川、綿諸州的賦役。閏6月3日,參知政事董槐上疏“請陛下假臣宣撫之名,置司夔門。以通荊蜀之氣脈”宋理宗下詔“士大夫以群情求勝者多、以事功自勉者少。卿深念蜀事,慨然請行,足見忠壯。然經理西事。當在廟堂,你還是彆去了”12日。任命李曾伯為四川宣撫使兼荊湖製置大使。7月,再下詔免除四川近邊州郡3年稅賦。

28日,宋理宗下詔:剝奪餘玠資政殿學士的職名、餘晦刑部侍郎的告命。

該寺人名叫董宋臣。多好的名字!可惜此人攬權納賄,無惡不作,人稱“董閻羅”史稱“廟堂不敢言、台諫長其惡,或餌其利、或畏其威,一時聲焰,真足擺盪山嶽,迴天而駐日”(未完待續)

隨後,忽必烈留下兀良哈台經略雲南,又任命劉時中為宣撫使,他本身則北歸蒙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