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神宗崩潰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22日,大宋一代名相富弼歸天。

窘境中,蘇軾作出了之前他死都不會作出的挑選,他一姓馬的朋友替他向州裡申請到塊城東的荒地,約50畝,由蘇軾本身耕作!這是甚麼?這是農夫!再回想疇前他反對免役法時的話!這是報應,也是上天恩德,它讓蘇軾切身實地體味到了疇前他所鄙棄的階層的痛苦!

回想王安石還在時,複熙河、平荊蠻、征交趾,戰無不堪,王韶、章惇、熊本、郭逵…每小我都獨當大任始終其事,兩相對比,他找出的這幾個都是些甚麼人…可現在說甚麼都晚了!國力耗損、軍隊凋殘、士氣降落,如說他即位以來另有甚麼進獻的話,就隻剩下了熙寧鼎新。

王中恰是個廢料,高遵裕竟然如此無私,永樂城的徐禧更是個千古笑話。他本該活在春秋之前,當個前人多好!

戰報和李舜舉的遺表傳到都城時,又是一個深夜。神宗天子一向在暗中的皇宮深處等候著,他萬冇想到等來的竟然是如許的動靜!一戰死難10餘萬人,這是自宋朝建國來從冇過的事,竟然被他這最有抱負、最有抱負的人締造了出來!多麼諷刺、多麼哀思!這一夜,神宗繞床苦鬱,整夜不眠。10月1日的早朝。和臣子們說到永樂城之敗,俄然間他痛哭失聲,冇法自抑!

也有死得安靜的,城破時,寺人李舜舉回絕了侍從牽來的馬。他撕下衣衿,謹慎地在上麵寫了行字“臣舜舉死無所恨,願陛下勿輕此賊”這是他寫給天子的臨終陳述,這位寺人至死也冇健忘本身的職責,忠告天子千萬彆再藐視西夏人!

22日,黃州團練副使蘇軾被改任常州團練副使。話說來到黃州後,餬口向蘇軾揭示了另一麵。在這之前。在故鄉眉山,他有父母照顧,進京後名滿天下,有歐陽修那樣的文壇宗主罩著他,反變法時與王安石作對。身後有司馬光等權臣大佬撐腰,哪怕貶到杭州、密州、湖州,他官也是越作越大,從通判變成知州。可烏台詩案後,他成了監外履行的罪犯,除一份人為外,統統政治權力完整剝奪,更因為獲咎的是天子,也談不到甚麼前程…就連如何才氣填飽肚子都成了題目!北宋官員們拿到的人為並不都是銅錢、布匹、糧食這些硬通貨,這是隻要都城頂級大佬們纔有的報酬,各處所官員們的人為絕大多數都是些什物,想變成錢?就得本身設法去折換!如這時的蘇軾,他人為由公家造酒用過的袋子來頂替,每月領到後得本身賣出去,才氣到市場上買米買麵,回家過日子…堂堂蘇學士成了小商販?怎一屈辱了得!可更大費事還在前麵,這份薄弱人為很快就不敷以贍養蘇軾那1妻、1妾、4個兒子、4個兒媳及孫子多少、仆人幾個,這麼多張嘴靠那些舊酒袋子用飯,很快就會餓死!

4月6日,種諤歸天。鬱怒淤積,得了背疽,死時年僅57歲。一代名將之死最後僅換來7個字的考語“諤不死,邊事不已”天理安在?

元豐6年(1083)這一年和第二年,西夏不竭出兵,企圖光複五路伐夏之戰中喪失的地盤。首要目標便是被宋軍大寺人李憲奪去的蘭州。2月1日,西夏雄師圍住蘭州城。知州李浩欲閉城死守,衿轄王文鬱以三國張遼大敗孫權的合肥之戰為例,堅請出戰。以700死士在一深夜縋城而下,將西夏軍擊退。3月16日,西夏軍再犯蘭州,又被擊退。21日、24日,河東路將領薛義、高永翼彆離在葭蘆西嶺、真卿流部擊敗西夏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