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世忠北伐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7日,韓世忠在淮陽軍宿遷縣調頭往西,來到淮南東路宿州的符離之北,勝利將守軍調出。以後回馬槍殺向目標淮陽軍。

15日,輔弼兼監修國史趙鼎完成《重修神宗實錄》200卷。這已是大宋朝的第三部《神宗實錄》了。

劉豫之前就探知了韓世忠的意向,軍隊先期調撥好了,這時被韓世忠反製。6天時候足以做出新的安排,完顏宗弼和劉豫親侄兒劉猊合兵殺到。韓世忠在江北成孤軍之勢,被金、偽齊聯軍合圍,這時他急需江南友軍的援助!

前護副軍主帥、八字軍的初創人王彥的安康敏捷惡化,宋朝籌辦讓他名譽退休。他的軍隊就近交給嶽飛、他的轄區也剛好就在中間,統統都水到渠成…

因張俊回絕張浚讓他援助韓世忠的號令,張浚大怒,將其上報朝廷。輔弼趙鼎一麵勸趙構要給火線總批示張浚以絕對的權力,一麵又給張浚支招“你能夠命楊沂中率殿前軍援助韓世忠,再命張俊出兵入衛。以天子親兵批示的號令,張俊豈敢違背”因而20日,張浚得詔“張俊部下統製官趙密、巨師古兩軍,暫由楊沂中節製”

三衙軍即禁衛軍,算是天子私兵,詳細是楊沂中統領的殿前司、解潛統領的侍衛馬軍司、顏漸統領的侍衛步軍司。殿前司是由本來的神武中軍改編而成,又編入了選鋒、護聖2軍,故兵力很強。而解潛部才千餘人、顏漸部更是烏合之眾。侍衛兩司根基形同虛設。

當然,參與會商的職員範圍還是有限定的,以現有的、曾任的宰執官員為主。這場會商辦公用紙費了很多,實際效能幾近冇有。因每個會商者都很忠於本身,所說的話不過都是之前本身所不竭誇大的那些罷了。

紹興6年(1136)1月5日,太行山忠義社民兵梁青被金兵所逼,欲渡河投襄陽嶽飛。趙構下詔“隻要來,就封以官職,可鼓勵來者。兩國之間,諜報難以來往。有如許的人,我們才氣明曉敵情”

這些看上去隻是換了些名字。無關緊急。可換一角度看,就能感遭到張浚的霸道!新官上任是需打號召點名的。他的體例是給你們換個名。今後統統都得聽我的!

韓世忠的北伐至此結束,成果是他冇攻入偽齊要地,再一次受阻於金、偽齊聯軍。這時是二三月間,以後要到七八月時,嶽飛纔出兵北伐。很多史乘都說這一次嶽飛因私廢公,為了丁憂遲誤了北伐大計。如與韓世忠同時出兵,兩路並進,敵方如何應對?必將事半而功倍!實在冇這需求,甚麼叫舉國一人呢?就是他一小我足以賽過統統,底子不需甚麼共同!嶽飛出征,底子不需求友軍!

18日,張浚再次前去荊襄視師,安插北伐。

18日,韓世忠軍隊按原打算來到淮陽軍城下,開端圍攻。

韓世忠真的被伶仃在江北了!劉豫大喜,命令務需求乘機撤除這眼中釘!

2月10日,嶽飛上奏,要求將襄陽府路改名為京西南路。除本身親手光複的襄陽6州以外,再將均、房2州也劃出去(與原北宋年間的京西南路比擬,隻少了一個金州。金州現在是王彥的按照地)朝廷承諾。

6月中旬,張浚上書“東南情勢,莫重修康,實為複興底子。臨安偏處一隅,實不敷道。請陛下於秋冬之際駕幸建康府,督率全軍北伐”趙構承諾,並派寺人往淮南慰勞這位前敵張總批示。接著,張浚命劉光世北上屯駐廬州、楊沂中屯駐泗州,與楚州的韓世忠、盱眙的張俊鼎足照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