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說得有事理,可宋哲宗竟然同意了張商英的要求。至於為甚麼,恰是戰役二字…
當天蘇轍安然地回到家裡,第二天上繳了辭職信,主動要求外調。宋哲宗批準了。因而進士名單宣佈的同一天26日,蘇轍被罷。由此,基調肯定,不管之前9年間遭受了多少不伏侍,宋哲宗本人但願暖和措置…
因蔡確死了…這位前輔弼冇能比及宋哲宗的親政,他死在了1年多前的1093年1月6日,冇能看到新黨的拂曉。他的死訊從嶺南傳太長江、傳進都城,一起上讓每一個聽到的官員都瑟瑟顫栗。從心底最深處感到了酷寒。不管他們是新黨還是舊黨,都認識到了一件事!
“可兒們都把秦皇漢武並稱,秦始皇是暴君”想了想,宋哲宗還是究查了下去。蘇轍是第一個跳出來叫板的,如何都不能輕飄飄地放疇昔!
蘇轍懵了!他俄然發明這個坑能摔死他!窮兵黷武、罪己詔,這兩樣宋神宗也都做過。從風俗上,百姓們對下罪己詔的天子很敬佩,以為有理性、有擔負,可嚴格意義上,犯過弊端的人哪怕已蕩子轉頭也有不良記錄,以是下過罪己詔的天子絕稱不上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