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到這,燕雲戰役告一段落,我們也可略微總結一下了:
2遼國再不好,也是南北兩院共治,是汗青上獨一一個給漢人劃一身份、職位的外族國度。在國度脾氣上根基漢化,100多年的老鄰居,安穩妥貼,實在找不出第二家。反觀金國方纔野蠻,哪懂甚麼禮節?乃至在最後的抵擋精力下獲得嚴峻勝利後,還能殘存下多少知己還不必然?
2月2日,在四部族詳穩,北遼蕭德妃終究見到了大遼國的正牌天子耶律延禧!天祚帝二話不說,命拉出去斬!同時降耶律淳為庶人!蕭乾隻得逃往奚國。耶律延禧再痛罵耶律大石“我在,你等如何敢立耶律淳”耶律大石對曰“陛下以天下之勢,不能拒敵,棄國遠遁,使百姓塗炭。我等縱立十淳,也都是太祖的子孫,為我大遼留下宗廟,豈不堪於向仇敵乞命”
宋朝交了,卻冇想到這些人剛進金營。完顏宗翰親身呈現,奉為上賓,給了好大的官職…特彆韓昉,他是幽州4大漢姓中最大的韓德讓的韓氏!將來,他將和宋人宇文虛中一起成績大金國的百年漢化…
想通了這一點,我就以為:宋朝聯金滅遼、光複燕雲的決定本身是冇有任何錯的,並且是應當且需求的!燕雲之役的題目隻在於宋朝派出的童貫、劉氏父子…這些西軍大帶領,這都是些甚麼人哪?不過這也就罷了,在趙良嗣等人的儘力下,長城防地畢竟收回了一部分,哪怕是殘破的,隻要運營的好,對將來的大戰還是極有幫忙的!可接下來的宋朝就開端接連出錯了,喪失了這本身就已來之不易的“尚好局麵”
“行!冇題目!到時在檀州、歸化州2地交割。陛下,南京道呢”
“恩?這個嘛…天祚帝還冇抓到,這時償還南京道,實是給宋國留下隱患啊!如許吧,金國替你們抓,可糧草有題目——10萬斛”
9日,金使楊璞帶來最後一份誓書。上麵寫明:宋朝以每年40萬歲幣及100萬緡租稅為代價,買得原大遼南京道的燕京及涿、易、檀、順、景、薊6州(涿、易2州已為大宋實際占有)定於4月17日雙剛正式交代。海上之盟第二階段至此結束…
喂!這但是有史以來最巨大的書法天子趙佶的瘦金體禦筆好不好?你們文盲,莫非能怪書法家的錯嗎?但冇體例。在涿州和開封之間來回4次、估計趙佶本人也要寫吐了,金人這才提出新要求:燕雲地區有很多遼人逃到了宋朝境內,他們是我們的死敵,如趙溫訊、李處能、韓昉…在交割燕雲之前,宋國定要把他們先交出來!
3月2日。尼楚赫在崇政殿遞交國書、誓書,卻發明上麵冇有一個字提及西京道。以後在輔弼王黼府,尼楚赫提出“金兵取西京勞甚,宜有犒勞”大宋隻要地盤,犒勞甚麼的,都冇題目。以後,趙佶不敢‘怠慢’尼楚赫,特地請尼楚赫入宮宴飲。以後任命盧益、趙良嗣為正使、馬擴為副使,帶上國書、誓書,去正式議定交代日期。
1123年4月17日,終究到了交割的日子。宋朝人到了幽州城下,望著喪失了187年的故鄉。金國人沉默了。他們攪儘腦汁想了再想,也再想不出另有甚麼來由再拖、再欺詐?完顏宗翰提出乾脆認賬,我們隻給涿、易2州,歸正那2州已是實際上的宋朝國土了?沉痾中的完顏阿骨打搖了頭“海上之盟,不成忘也。異日汝等自圖之”因而出兵走人。給宋朝讓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