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餘玠治蜀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月2日,封樁庫十七界各出楮幣10萬,給火線的京湖、四川、兩淮製置司,讓他們收斂這幾年來戰亡兵士的遺骸。

本月,餘玠智斬人稱“王夜叉”的利州都統王夔。

餘玠還總結了一整套與蒙古軍作戰的經曆:1以逸待勞,不成輕戰;2聚保山險,不居高山;3多用夜劫,不成晝戰;4收聚糧食,毋以資敵。這些讓蜀川情勢空前的大好“軍得守而戰,民得業而耕,士有處而學。如臂使指,氣勢聯絡,屯兵聚糧,民始有安土之心”

7月,張柔率蒙古軍在山東東路海州的五河口度過淮河,攻打揚、滁、和、蕭諸州。淮東忠勇軍統領王溫率23人與蒙古軍戰於淮南東路盱眙軍天長縣之東,皆戰死。10月,蒙古軍攻打淮南東路的通州,守臣杜霆棄城而逃。16日,通州城破被屠。動靜傳來,宋理宗倉猝下詔給兩淮節製李曾伯“不要因通州之敗而不自安。你現在要做的是:督勵諸將,勉圖後效”12月11日,杜霆被罷免、放逐廣南東路的南雄州。

十多天後的11月的某一天,兄弟倆終究主動來找餘玠,並要求餘玠屏退統統旁人“我兄弟承明公禮遇,已商討出一些無益於守蜀的戰略。我們以為當下最關頭題目,是把潼川府路的合州城遷出”餘玠大喜躍起“此玠誌也。不過我卻想不到遷徙到甚麼處所”冉氏兄弟說“蜀口形勝之地。莫若垂釣山,就請徙此。以後如有得力的大將、充沛的糧食,垂釣一城便勝十萬雄師”餘玠大喜“我公然冇有看錯!你們兄弟真乃怪傑。我不敢搶功。將上奏朝廷為你們請功。也請你們助我完成遷徙築城的大奇蹟”宋理宗此時儘力支撐餘玠,對餘玠的要求冇有不準的。當即下詔:冉璡為承事郎,權管合州;冉璞為承務郎,權通判州事。

12月17日,史嵩之接連五主要哀辭職,不允。當時黃濤、劉應起等很多人都上書彈劾史嵩之奸深擅權,宋理宗皆不聽,而言者益眾。

冇多久,餘玠就獲得了王堅、張鈺、張實、冉璡、冉璞等人才。前三者在今後大放光彩,成為南宋戰將群落裡的燦爛明星,支撐著漢民族與蒙古軍死戰到底。而前麵的播州冉氏兄弟更具決定性:因冇他們,就冇蜀川!

蜀中財賦,本甲於天下。每年入戶部三司有500餘萬緡、入四總領所者有2500餘萬緡。這還隻是銅錢,金銀、綾錦之類的尚不算。可自1227年落空關外、1236年蜀地殘破,所存州縣無幾,國用日趨困頓。到本年1243年這16年間,朝廷共任命宣撫使3人、製置使9人、副使4人…可這些人或老、或暫、或庸、或貪、或慘刻繆戾、或遙領而不至、或生隙而罕謀,監司與戎將各專號令,蜀政日壞,百姓可說是民不聊生。

宋理宗任命李鳴複為參知政事、杜範為同知樞密院事、劉伯正為簽書樞密院事。杜範不屑與李鳴複共政,遂辭職。太門生們上書,請留杜範而斥李鳴複,書中並斥史嵩之。史嵩之大怒。16日,教唆禦史劉晉之、王瓚、趙倫、呂午彈劾李鳴複與杜範,因而李、杜被一起罷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